论法律行为或其条款附条件
[Abstract]:The Civil Code, which is calle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life", is the basic law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basic code of conduct of citizens' life, 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basis for judges to adjudicate civil and commercial cases. Since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he 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Code, the process of 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Code has been further accelerated. Codification of civil code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but also the need of realizing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civil law itself.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 intend to set up the column of "the study of Civil Code compilation" in order to lead the research of law, unite the strength of academic circles, and promote the codification of civil code. The 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aspects, includ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specific system, system coordination and rule design, historical review and summary, and realistic national conditions, so it is a long-term academic cause. To this end, I will set up occasional topics,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Code to carry out research. The first topic of this column focuses on the current formul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Code. In addition to inviting Professor Wang Liming to write a special article, it also selects four contributions. In tur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Cod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sec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and the sources of law are discussed in turn. Basic issues such as the object of civil rights and legal acts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65)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建远;;先履行抗辩权制度的适用顺序[J];河北法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刘光华;;论跨国竞争关系的多元化法律调控机制——关于中国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CR法案和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的经验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刘晓军;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昕;未成年学生之间校园伤害案件责任探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徐自力,钱进;殊途同归——析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之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阳平;;论商标的创造性[J];中华商标;2006年03期
10 刘道远;王晓锦;;新《保险法》的实践品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乔琳;时光;;生态文明下生产者环境责任的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姚兵兵;;销售商在专利侵权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过错侵权理论的运用[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5 乔雄兵;;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6 孟红;;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之关系浅析——以盗窃行为为例[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虞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法律关系——日本民商法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方斯远;;论新《破产法》对企业法人的认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9 吕瑞云;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廉军;转型期的独立学院公共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召强;论我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迪玉;论共同加害行为的要件及责任分担[D];湘潭大学;2009年
6 汪志敏;民事欺诈法律调整的冲突与协调[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炜;我国人体医学试验的法律调控[D];苏州大学;2010年
8 田炜明;论侵权责任中的违法性要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赖凌云;合同法上不可抗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喻睿之;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让·路易·伯格;郭琛;;法典编纂的主要方法和特征[J];清华法学;2006年02期
2 李艳华;;近代欧陆法典编纂运动肇起的比较法分析[J];法律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3 F·H·劳生;付再明;;一个普通法学者对法典编纂的看法[J];环球法律评论;1987年01期
4 朱庆育;;法典编纂与法律传统[J];研究生法学;2000年03期
5 季卫东;;破彼执著,乃入真实——旁观民法典编纂之曲折[J];书城;2003年02期
6 陈涛,高在敏;中国法典编纂的历史发展与进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钟云龙;;谁之民法典?——以德国的民法典编纂为例[J];研究生法学;2005年03期
8 王云霞;;近代欧洲的法典编纂运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陈清;;论学派在民法典编纂中的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魏磊杰;;民法典编纂的技术问题[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斯柯·庞德;汪全胜;;法典编纂的源流考察:以民法典的编纂为主要视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2 徐国栋;;边沁的法典编纂思想与实践——以其《民法典原理》为中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李求轶;解开法典编纂密码[N];检察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席锋宇;民法典编纂工作正被考虑重启[N];法制日报;2014年
3 米健 韩光明;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N];法制日报;2004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陈章 陈文瑞;民法典编纂可分三步走[N];检察日报;2014年
5 金国中;民法典编纂思路的争论[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吴汉东;中国适合何种知识产权立法体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7 兰州大学法学院 迟方旭;毛泽东没有阻碍民法典的编纂和颁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重墉;论民法学说对于民法典编纂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阵;日本明治旧民法典的编纂、论争及其延期实施的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毅;19世纪关于德意志法律统一的讨论暨民法典的诞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薛瑞增;近代日本的法制整备与外来文化的摄取[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0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1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