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侵权法上的第三人行为

发布时间:2018-11-11 14:46
【摘要】:《侵权责任法》第28条一般性地确认了第三人行为作为免责事由的法律地位,然而,这种做法对司法实践而言,并无意义。在第三人行为中断了被告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被告可以免除责任。至于第三人行为与被告行为共同造成损害的情形,则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12条的规定,属于多数人侵权责任。第三人行为能否普遍适用于危险责任,取决于危险范围等因素,即第三人行为的发生是否本身就属于责任人应当负责的危险范围。在判断第三人行为能否中断因果关系时,需要考虑第三人行为的类型以及被告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目的。
[Abstract]:Article 28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generally recognizes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third party's conduct as a matter of exemption. However, this practice has no significance for judicial practice. The defendant may be exempt from liability when the third party behavior break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endant's injurious act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damage. As for the case of damage caused by the act of the third party and the act of the defendant,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8-12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are applicable and belong to the tort liability of the majority. Whether the behavior of the third party can be generally applied to the risk responsibility depends on the risk range and other factors, that is, wheth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third party behavior itself belongs to the dangerous range for which the responsible pers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In judging whether the third party's behavior can break the causality, we should consider the type of the third party's behavior and the purpose of the legal norm violated by the defendan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损害赔偿法基础理论之研究”(12YJA820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闫晓丽;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问题探讨——第三因素介入的因果关系认定[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2 冯珏;;论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姜强;;《侵权责任法》中的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诉讼程序[J];法律适用;2010年07期

4 韩世远;他人过错与合同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周江洪;;《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解与适用[J];清华法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徐华;浅析医疗行为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局限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麻芳;;学生伤害事故及法律责任浅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余利亚;叶海平;刘云;;生命权私法救济浅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杨军;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与修正[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汪庆华;;土地征收、公共使用与公平补偿——评Kelo v.City of New London一案判决[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王贵松;;行政裁量权收缩的法理基础——职权职责义务化的转换依据[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9 郝秀辉;;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论[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王福友;高勇;;侵权违法阻却事由论纲[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姚兵兵;;谈一种产品多项专利侵权案件中赔偿责任的确定[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4 陈丽;;城市光污染问题的浅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5 王千华;;论医疗仲裁特别规则的设计[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勇军;;过失相抵规则在特殊侵权中的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王华伟;;好意施惠侵权的责任认定与赔偿限度——以“重大过失”的多维判断为核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庄永志;;《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艾滋病报道的变化[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明华;;船舶燃油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研究[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2期[C];2006年

10 王云霞;;论《法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傅学庆;医疗过错的判断标准——医疗水准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如庆;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卢慧;浅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锦毅;论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影;第三人原因违约及其责任承担[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2 刘倩;;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侵权责任承担[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冯珏;;论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杨立新;;法官适用《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张煌辉;;不真正连带债务若干程序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6 韩世远;他人过错与合同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刘言浩;论宾馆对住客的保护义务——王利毅、张丽霞与上海银河宾馆损害赔偿上诉案评释[J];法学;2001年03期

8 梁慧星;关于中国统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J];法学;1997年02期

9 ;王利毅、张丽霞诉上海银河宾馆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02期

10 ;李萍、龚念诉五月花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宪忠 冯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人行——读者·作者·编者[J];人民论坛;2006年18期

2 沈度;;喜读《代表“铿锵三人行”》[J];公民导刊;2011年03期

3 张其超;三人行[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8年04期

4 杨涿;铿锵三人行[J];校园心理;2005年06期

5 苏芩;;尴尬三人行:男友和妻子要离婚不离家[J];祝你幸福(午后);2012年01期

6 王凌菲;金海琴;;解读凤凰卫视之《锵锵三人行》[J];学理论;2011年04期

7 ;国内其他类似节目简介[J];杭州(我们);2011年04期

8 石佰华;杨成志;;锵锵三人行[J];中国边防警察;2013年04期

9 张宗新;;向孙儿学习[J];老同志之友;2009年16期

10 多多;;父亲,儿子用真情唤醒你的迷情“三人行”[J];东方养生;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幼石;;回归的迷惘:茅盾的《路》与《三人行》[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2 徐建春;单小清;楼晓峰;;忘年知交,故乡的骄傲[A];百年可扬——杨可扬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中东和谈三人行[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通讯员张艳丽 本报记者任溢斌;“三人行”,传递人间温暖[N];南通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军;教育机构“三人行”名师难觅[N];中国消费者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吕宁;第六次北极科考铿锵三人行[N];中国海洋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米建军;剑胆琴心 高原三人行[N];光明日报;2014年

6 梁凡;“三人行”,各有所求[N];工人日报;2014年

7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飞行师 机长 民航局特聘专家 刘清贵;三人行,,必有我师[N];中国民航报;2014年

8 苏州工业园新城花园小学 陆彩萍;“三人行”与“拿来主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景定;汽配市场为何冰火天?[N];当代汽车报;2007年

10 于文秀;隐喻与自省[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蕊娟;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解析[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2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