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自愿许可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19:45
【摘要】: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作品传播的载体,网络空间突破了传统地域性的限制,这些都导致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由于目前缺乏高效的授权模式与监督机制,高额的交易成本导致“搭便车”现象频发,出现了大量的版权纠纷,不仅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使网络内容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授权模式问题,本文的研究从以下角度展开:第一部分,网络环境是与现实环境所并行的一个空间,但是传统的著作权自愿许可模式(即一对一授权模式)并不能适用于网络环境。因为,网络环境改变了著作权的交易模式和责任承担方式:传统的“守门人”机制失灵,新环境背景下需要有新的“守门人”的出现来进行授权和阻断侵权行为;同时传统的著作权法不能规制网络环境下的新对象;网络环境提高了著作权交易的成本,导致文化市场失灵。总之,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发展困境的实质是“海量”的使用需求与缺少“海量”的授权机制之间的矛盾。第二部分,要探索网络环境下侵权现象频发的解决之道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一方面,经济分析主义认为现阶段在传播媒介充足的情况之下,应当因时制宜鼓励作者从作品的交易中获取报酬,而非控制作品的数量;另一方面“闭锁型”的许可模式将使权利人陷入“人民战争”的困境,而致力于“疏通河道”的“开放型”的许可模式才应当是新环境下侵权问题的解决之道。第三部分,网络环境的出现使原有的自愿许可模式不能适用,由此,很多网络内容提供商也在更加高效的著作权自愿许可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授权要约模式是著作权人开展地更加积极地维护自己利益地探索,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要约的行业标准,该模式虽然满足“海量许可”的要求却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超星模式是网络内容提供商进行的有益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就,但该模式的实质仍然是“一对一”授权,发展的后劲不足;国外的iTunes商店模式在取得批量授权方面的成就显著,值得借鉴的是其对作品的数字化管理,但是还应该看到的是其商业上的成功很大部分是因为其前期的商业积累,这对我国借鉴意义较小;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也遭遇到新的挑战;知识分享模式是可以达到尊重著作权人意思自治和保证公众知识获取双赢目标的模式,但在我国推行的效果并不佳。第四部分,立足于我国的基本现实通过理论的探讨与现实的摸索得出网络环境自愿许可的基本思路:首先应该以保护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为基础,保持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的动态平衡为宗旨,其次应当充分调动不同主体的力量,市场上应当鼓励不同的主体进行探索,允许多样化的著作权自愿许可模式的存在;对于进行探索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说,其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降低成本,包括取得授权的成本以及监督履行甚至分配使用费的标准,其对策就是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实现在线授权以及通过数字权利管理系统来实现对作品使用的控制;对于政府来说,应当发挥好保障功能,建立和完善著作权权利信息系统,为多样化的自愿许可模式的探索奠定基础。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认为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之下,并不能形成一成不变的自愿许可模式,这有违互联网的创造性和市场的竞争性。而应该利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改善现有的著作权自愿许可模式,同时引导它们进行良性的竞争。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carrier of the work spread, and the network space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egion, which causes the copyright owner to greatly weaken the control ability of the work. Due to the lack of efficient authorization model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at present, the high transaction cost leads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hitchhikes, which not only infrin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copyright owners, but also great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content industry.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uthorization mod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ngles: Part one,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a space parallel to the re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licensing model of copyright (i.e. one-to-one authorization mode) cannot be applied to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the trading mod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pyright: the traditional 鈥渁 man of a man鈥,

本文编号:232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2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