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溯源与移植反思

发布时间:2019-01-08 20:26
【摘要】: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初衷,乃是为调和新传播技术带来的产业主体利益分歧,并在著作权市场尚未形成的阶段降低权利流转带来的交易成本。然而事实证明,著作权法定许可不但未能有效实现上述立法目标,甚至已成为阻碍著作权产业形态变革的制度瓶颈。我国在继受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时,由于缺乏对应的产业基础和理论储备,使得历次修法中著作权法定许可条款被频繁调整,导致其既无法回应权利人的需求,也未能简化著作权的许可成本。为解决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争议,首先需要回归法定许可的原初立法价值,为立法提供稳定、科学的正当性前提,其次需要结合我国著作权产业发展的特征考量法定许可的科学适用范围,将法定许可限定在市场机制无法形成的领域。
[Abstract]: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copyright legal license is to reconcile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ests of the industry subject brought by the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brought by the transfer of rights in the stage of the copyright market which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However,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legal license of copyright has not only failed to realize the above legislative objectives effectively, but has even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system which hind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pyright industry. Due to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rve, the legal license clauses of copyright in the previous revision laws are frequently adjusted in our country, which can not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the oblige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industri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serve. Nor does it simplify the licensing costs of copyright. In order to solve the legislative dispute of copyright legal license, it is necessary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legislative value of legal license, to provide a stable and scientific premise for legislation.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cope of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legal licen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pyright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limit the legal license to the field that cannot be formed by the marke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资助项目“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立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秋宁;;论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录音——以新著作权法第39条第三款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2 王迁;;论“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及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重构[J];东方法学;2011年06期

3 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误读与解读 兼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第46条[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4期

4 熊琦;;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的生成与继受[J];法学;2013年12期

5 李永明,曹兴龙;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倪朱亮;;网络转载法定许可的挑战、回应与重构——兼评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7条、第49条[J];中国版权;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田;阳平;;2005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年01期

2 梁志文;;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移植与创制[J];法学;2012年08期

3 鲁寅;;论恢复和完善录音制品的“准法定许可”制度——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条的法律解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4 吾守尔;;知识产权革命语境下的著作权法的修改[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王国柱;李建华;;著作权法定许可与默示许可的功能比较与立法选择[J];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6 张春艳;;反思与重构: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兼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第46条[J];当代法学;2013年02期

7 杨美琳;;音乐作品法定许可录音制度之我见——《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条之立与废[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马靖璐;;论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及其相关完善措施——以著作权法修正草案第46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年18期

9 谭玲;;歌曲翻唱行为的著作权法透视——以“李代沫翻唱事件”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苏欣;;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比较[J];法制博览;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凯;;TRIPS协议视野下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探究[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国柱;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姜福晓;数字网络技术背景下著作权法的困境与出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黄丽萍;知识产权强制许可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搜索引擎网络著作权侵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文;网络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马晓怡;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陈指挥;论我国音乐作品录音法定许可制度之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解岳中;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启明;著作权的强制许可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铁冰心;网络环境下影视作品权利平衡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傅迎春;论著作权法中的强制许可制度[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凌洪斌;知识产权非自愿许可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孙疆;著作权侵权抗辩事由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熊琦;;著作权法中投资者视为作者的制度安排[J];法学;2010年09期

2 熊琦;;著作权集中许可机制的正当性与立法完善[J];法学;2011年08期

3 张离;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4 屈景明;关于音乐作品的法律界定[J];人民音乐;1994年10期

5 刘洁;;数字产业适用法定许可制度之探究[J];探求;2013年03期

6 李永明,曹兴龙;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正当性解构与制度替代[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瑛,常立农;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之自洽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2 钟玲;论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对立统一[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杨勇;浅谈网上著作权保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2年08期

4 李辉;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2年S1期

5 王长河,刘春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4期

6 邵汝梅;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8期

7 邵葵;;2002年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著作权管理现状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2年12期

8 黄长征;;图书电子版本的著作权及其许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9 ;“关于‘入世’与我国著作权保护”专题报告会在京举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2期

10 郝艳君;期刊上网与著作权保护[J];编辑之友;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霞;;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阚有清;;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庞怡;杨红春;;试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旭;;馆藏文献的著作权保护和归属[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吴淑金;李强;陈兵;袁宁;杜冠辉;陈嘉伟;宋妮妮;;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著作权及其保护[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R,

本文编号:2405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405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