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D打印人体器官的出现为人体器官的人工制造又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一技术完美融合了两项过去看来八杆子打不着的技术:3D打印和生物技术,并且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一技术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惊喜,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如器官移植,人类的寿命也将有望得到更大的提高。然而这一技术在解决了实际医学难题的同时,也将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伦理问题、可专利性问题等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3D打印人体器官的内涵、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和是否符合“三性”标准来探讨3D打印人体器官的可专利性。正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进行3D打印人体器官的概述。和传统的医学方法不同,3D打印人体器官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价值,能够缓解当今世界的器官移植供体缺乏的问题。不仅如此,3D打印人体器官的出现能够给病人带来个性化的器官定制,植入人体以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与此同时,由于是利用3D打印的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人体器官的制作精度有了更大的提升,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优势可谓非常明显。第二部分探讨对3D打印人体器官授予专利权所面临的两大争议。一是是否违反伦理道德。一种观点认为违反了伦理道德,另一种观点认为并不违反伦理道德。本文认为并不违反伦理道德,因为虽然打印人体器官的过程中用到了细胞,但是细胞的来源并不是人体,而是经过人工培养的,并且最终被打印出来的人体器官也是从生物打印机中制造出来的,是人造的,人造器官不管是在生物活性和寿命上,还是会和真实的天然存在的器官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被授予专利权。二是授予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权有无必要。反对观点认为没有必要授予其专利权,赞同观点认为有必要授予其专利权。本文认为有必要授予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权,因为以3D生物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引领着全球走向变革性的时代。对3D打印人体器官授予专利权将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会极大地促进3D打印人体器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解决掉器官移植领域中供体缺乏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授予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权。第三部分论证授予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满足专利法的“三性”标准。第一,符合实用性标准。因为3D打印人体器官可以在工业上进行重复制造和运用。第二,符合新颖性标准。3D打印人体器官实际上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新颖性。第三,符合创造性标准。3D打印人体器官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无排斥反应,可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实质性特点。第四部分为美国经典案例借鉴,主要选取美国有关生物技术案例如分离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的Myriad案、活体微生物可专利性的Diamond案等进行了梳理,并且经过对这些案例的争议、判决结果进行分析,从中获得对3D打印人体器官可专利性的启发。第五部分给出了对我国授予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的建议,主要包括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角度承认3D打印人体器官的可专利性,借鉴美国经典案例的实践经验和建立统一规范的3D打印人体器官专利的审查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沈伟;;3D打印人体器官可专利性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5年06期
2 肖嵛;谭立文;向明滟;王田;王红;张楠;张绍祥;;基于数字化人体的高精度器官模型3D打印初探[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21期
3 李永欣;黄文华;;3D打印技术在人体器官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06期
4 武佩;董凡;;分离人类基因可专利性问题探究[J];法制博览;2015年16期
5 顾奇;郝捷;陆阳杰;王柳;GordonG.Wallace;周琪;;生物三维打印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年05期
6 李陶;;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对3D打印技术的法政策学分析——兼论我国对3D打印技术的法政策路径选择[J];科技与法律;2015年02期
7 徐_";;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01期
8 伍春艳;焦洪涛;;3D打印技术发展与专利法回应[J];科技与法律;2014年04期
9 周长春;王科峰;肖占文;张兴栋;;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1期
10 范长军;李波;;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可专利性——欧洲法院Brüstle v. Greenpeace e.V.专利案述评[J];科技与法律;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辉;非转基因植物的可专利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谦;方法可专利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
2787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8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