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间讨债与债务人权益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17:14
   民间讨债作为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重要方式,其存在具有独特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讨债公司的生存状态缺少引导和规制,整个讨债行业鱼龙混杂,比较混乱。民间讨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任何人都可能以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身份参与到民间讨债活动当中。如何在民间讨债活动中保障自己的权益也成为百姓关心的重点。特别是“于欢案”的出现,将民间讨债的受关注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对民间讨债及债务人权益保障的研究,在梳理民间讨债在我国演进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讨债活动中债务人权益受到的侵害。结合目前的民间讨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民间讨债行业状况、社会对民间讨债的需求等,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民间讨债的健康发展和债务人权益的保障提供合理建议。第一部分为民间讨债的概念界定与存在意义。首先,对民间讨债的概念进行明晰,民间讨债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学说,在分析了各家学说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认识,并对民间讨债的性质进行探讨,得出民间讨债是私力救济的一种的结论。然后,梳理民间讨债存在的积极意义(如缓解司法资源紧张、讨回债务时间的更短、实现债权的可能性更大和不会消耗债权人的诉讼权利)和存在的问题(对债务人权益的侵害及其他不良后果),为后文作下铺垫。第二部分是民间讨债现状和成因分析。先是介绍了我国有关民间讨债的法律法规规定,阐述我国政府在二十一世纪前后对民间讨债的态度。其次,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商账追收师”培训及讨债公司存在形式的变化,阐述我国政府对民间讨债态度的转变。再次,整理了作为民间讨债主体的讨债公司和律师事务所采取的不同的讨债流程和方式。最后,分析民间讨债存在的原因,如民间借贷危机频发、我国信用制度不完善、法院执行案件执结率不高和部分债权人对通过司法途径救济自己权利的排斥。第三部分是民间讨债对债务人权益侵害的实例。通过在数据库上检索案例,分析民间讨债过程中发生的对债务人权益侵害的行为类型。分别分析侵害债务人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实例。如对债务人进行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扰乱债务人生活、对债务人故意伤害、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等研究对债务人人身权益侵害的典型非法讨债行为。然后分析侵害债务人财产权益的讨债行为,比如讨取过高的利息部分及毁坏财物的行为。为第四部分规范民间讨债活动及保障债务人合法权益的建议的提出做铺垫。第四部分是提出对规范民间讨债活动及保障债务人权益的建议。在借鉴香港、美国等国内外地区有关讨债的规定的基础上,从立法赋予民间讨债合法地位、立法赋予讨债公司一定权限、设立专门的民间讨债管理机构、加强对讨债活动的法律规制、建立从业资格考核体系角度提出建议。为讨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民间借贷关系法律调整新时期的法律适用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J];法律适用;2015年11期

2 谢文哲;宋春龙;;作为纠纷解决方法的职业讨债研究——兼论职业讨债的规范化路径[J];时代法学;2014年04期

3 孔令学;;民间借贷规范发展路径辨析[J];河北法学;2013年03期

4 孙天琦;;美国等国家(地区)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的有关情况与启示[J];西部金融;2013年01期

5 李季;;中小企业贷款难成因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2年08期

6 李彦生;;由极端方式私力救济的现状看公力救济——对公力救济制度性缺陷的法律分析[J];时代法学;2010年06期

7 莫国繁;黎静;;法院判决“执行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9年12期

8 姜旭朝,邓蕊;民间金融合法化:一个制度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9 苏力;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王亚新;实践中的民事审判(续)——四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晓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破解“执行难”[N];人民法院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慧芳;游走于市场、国家与社会之间[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亚平;民间讨债行为法律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黄振全;民间收债—解决债务纠纷另一途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6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16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