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著作人格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5:45
   著作人格权是著作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陆法系国家传统上突出作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英美法系国家则将著作权视为财产权,有关作者精神权利采用普通法中隐私权、姓名权以及合同欺诈等予以保护。我国著作人格权制度基本移植了大陆法系的模式,但因法律实践与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制度设计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学理上也有不少有待廓清认识的余地。在为《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提出的意见中,有关著作人格权的修改只涉及到具体权利内容中的署名权和修改权等问题,其他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关注。我国《著作权法》直接将著作人格权规定为“人身权”的做法欠妥,国内著作权理论界采用“著作人身权”的制度称谓,大有商榷和修改之必要。从制度起源和目的角度分析,著作人格权保护的是作者基于作品创作产生的人格利益、精神权利,因此,《著作权法》上的“人身权”应该改称为“著作人格权”。有关著作人格权的法律属性争议较大,主要存在“抽象人身权说”“身份权说”“一般人格权说”等学说。著作人格权保护的客体是反映在作品中的作者人格利益。因此,著作人格权不是抽象的人身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权,其法律属性应为一种特殊人格权。著作人格权的法律特征表现为作者与反映在作品中的作者人格利益不可分离性,因此,著作人格权应该专属于作者,不可转让和继承。但在作品相关使用权行使中,发表权和修改权应该受到限制。鉴于著作人格权是一种特殊人格权的法律定性,著作人格权有必要被纳入《民法典》体系中。同时,我国应该抓住《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契机,对著作人格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著作人格权概述
    1.1 著作人格权的概念
    1.2 著作人格权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2.1 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
        1.2.2 著作人格权与民法中的人身权
    1.3 著作人格权的客体
    1.4 著作人格权的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著作人格权制度考察
    2.1 大陆法系国家:突出人格利益的保护
        2.1.1 德国
        2.1.2 法国
    2.2 英美法系国家:强调著作权的财产属性
        2.2.1 英国
        2.2.2 美国
    2.3 我国著作人格权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2.4 比较考察启示
第三章 著作人格权法律属性辨析
    3.1 抽象人身权说
    3.2 身份权说
    3.3 特殊人格权说
        3.3.1 著作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的相通性
        3.3.2 著作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的差异性
        3.3.3 著作人格权保护的强、弱之分
第四章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存与废
    4.1 著作权纯粹财产权说
    4.2 著作人格权的限制
第五章 具体著作人格权的相关争议
    5.1 署名权的界定
    5.2 发表权与相关使用权的关系
    5.3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之调整
    5.4 其他权利增设与否
第六章 我国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健全
    6.1 修改著作人身权为著作人格权
    6.2 将著作人格权纳入《民法典》
    6.3 重新定义署名权
    6.4 增加有关著作人格权限制的条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蓉淘巾之;;论遗作发表权保护之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9年19期

2 程欣怡;;合作作品发表权的权属及行使[J];法制与社会;2018年11期

3 刘胜红;卢玉超;;我国著作权法应取消发表权——从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版权;2013年02期

4 程德安;;发表权的行使与媒介的市场竞争[J];编辑之友;2006年04期

5 何炼红;论网络发表权[J];河北法学;2004年06期

6 ;“研究快报”征稿启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10期

7 ;读者来信回复暨本刊刊发论文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J];石油钻探技术;2003年04期

8 王忞实;;“终身”可指“社会生命”[J];咬文嚼字;2006年12期

9 何琼;方波波;;网络版主的删贴行为并不侵权[J];人民司法;2008年04期

10 袁志斌;发表权与展览权的冲突辨析——质疑《著作权法》第十八条[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芳菲;著作人格权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伊梦雪;论发表权的废除[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王丹;已故作者著作人身权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周思嘉;作者精神权利保护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7年

5 方兴;网络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文乐;著作人身权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伟博;发表权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8 庞芳;著作人身权转让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9 徐先金;我国表演者权制度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张楠;论“公众”在著作权法律制度中的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1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41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