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型担保的效力研判及司法应对
发布时间:2020-10-17 09:17
我国民间借贷的数量在最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出于交易便捷的考虑,借款在形式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创新,买卖型担保就是其中创新的产物。而由于法律对此类新型的交易方式规定甚少,其引发的纠纷在各方面都争议颇多。就连其最基本的性质,学界都莫衷一是,效力更是不用说。这些问题都亟待廓清。本文便试图通过研究认定买卖型担保的性质与其中买卖合同的效力、并针对当下司法实践所面临的困难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体部分大致如下:第一部分是探讨买卖型担保的概念界定及性质认定问题。在性质认定中,文中通过同一些学说对比分析得出,买卖型担保是在当下我国民间融资担保领域中,当事双方为了交易的方便快捷,同时考虑风险及收益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担保物权。第二部分从实务中的买卖型担保案件出发,通过研究分析多则近几年的争议案件的裁判思路,笔者根据审理思路的不同将相关案件分为三类并对每一种裁判思路进行评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买卖型担保案件的争议焦点,即买卖合同是否有效。第三部分是从“无效说”的对立面展开的对买卖合同效力的研判。“无效说”从三个方面说明买卖合同因违法而无效,本文则通过反驳该三个方面从而在其对立面论证买卖合同的有效性,从而确认买卖合同的效力。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完善相关裁判中审理思路的建议。即在司法实务中,裁判者应当以公平正义的理念为指引,依合同目的认定买卖型担保、清除买卖型担保中的流质内容、明晰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从而合理地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法律风险,进而有效地解决各异的民事纠纷,同时保障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买卖型担保的定性
2.1 买卖型担保的概念界定
2.2 买卖型担保的性质认定
2.2.1 买卖型担保与法定担保的区别
2.2.2 买卖型担保与(后)让与担保的区别
第三章 买卖型担保案件的裁判现状
3.1 买卖型担保案件在司法裁判中常见的三种审理结果及评析
3.1.1 常见审理结果一及评析
3.1.2 常见审理结果二及评析
3.1.3 常见审理结果三及评析
3.2 买卖型担保案件的争议焦点
3.2.1 合同无效说
3.2.2 合同有效说
第四章 买卖型担保中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
4.1 买卖合同非为通谋虚伪表示
4.2 买卖合同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3 买卖合同未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第五章 买卖型担保案件裁判思路的完善
5.1 依合同目的认定买卖型担保
5.1.1 查明当事人的内心真意
5.1.2 审查合同的反常特点
5.2 清除买卖型担保中的流质内容
5.3 明晰借贷双方的债权债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4590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买卖型担保的定性
2.1 买卖型担保的概念界定
2.2 买卖型担保的性质认定
2.2.1 买卖型担保与法定担保的区别
2.2.2 买卖型担保与(后)让与担保的区别
第三章 买卖型担保案件的裁判现状
3.1 买卖型担保案件在司法裁判中常见的三种审理结果及评析
3.1.1 常见审理结果一及评析
3.1.2 常见审理结果二及评析
3.1.3 常见审理结果三及评析
3.2 买卖型担保案件的争议焦点
3.2.1 合同无效说
3.2.2 合同有效说
第四章 买卖型担保中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
4.1 买卖合同非为通谋虚伪表示
4.2 买卖合同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4.3 买卖合同未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第五章 买卖型担保案件裁判思路的完善
5.1 依合同目的认定买卖型担保
5.1.1 查明当事人的内心真意
5.1.2 审查合同的反常特点
5.2 清除买卖型担保中的流质内容
5.3 明晰借贷双方的债权债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建远;;“担保”辨——基于担保泛化弊端严重的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5年12期
2 黄芬;;以商品房买卖(合同)设定的担保的法律属性与效力——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朱某与山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J];河北法学;2015年10期
3 陆青;;以房抵债协议的法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载“朱俊芳案”评释[J];法学研究;2015年03期
4 高治;;担保型买卖合同纠纷的法理辨析与裁判对策[J];人民司法;2014年23期
5 王闯;;关于让与担保的司法态度及实务问题之解决[J];人民司法;2014年16期
6 袁士增;马艳华;;后让与担保权人不能直接以物抵债[J];人民司法;2014年16期
7 刘龙;;本案股权让与担保合同应认定有效[J];人民司法;2014年16期
8 梁曙明;刘牧晗;;借贷关系中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备案登记属于让与担保[J];人民司法;2014年16期
9 董学立;;也论“后让与担保”——与杨立新教授商榷[J];中国法学;2014年03期
10 陈本寒;;新类型担保的法律定位[J];清华法学;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2844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4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