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23:18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创作物正全方面丰富着人类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但其可版权性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创作物性质认定、人工智能的地位界定以及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认定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以及国际组织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做法的借鉴,得出我国在该问题上的应对措施。在人工智能创作物性质认定上,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变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创作”出符合“作品”外在要求的智能创作物。对人工智能创作物性质认定的重点应放在“独创性”的判断上。依据“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思想与情感的流露并非独创性的必然要件。独创性的表达应该倾向于采用客观标准,弱化“人”的因素,以外在表达能够区别于已有的作品为判断依据,肯定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属性。在人工智能的地位界定上,依据私法基本原理,主客体间无法转换,人工智能作为权利客体,无法对创作物享有版权,同时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人工智能很难被赋予法律主体资格。在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归属认定上,从版权激励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将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于人类主体,并在与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存在联系的人工智能设计者、使用者以及所有者间进行具体选择。出于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保护和使用的考虑,利用法律拟制的方式,借鉴法人作品制度,将人工智能所有者认定为权利主体可化解权利归属上的难题。因此,将人工智能创作物认定为作品,将版权赋予人工智能所有者,既未对现有法律体系形成颠覆性破坏,又能够合理应对智能时代对现有制度的冲击,以更具包容性的版权体系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争议
    2.1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界定
        2.1.1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概念
        2.1.2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分类
    2.2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不同观点
        2.2.1 人工智能创作物性质的不同观点
        2.2.2 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资格的不同观点
        2.2.3 人工智能创作物权利归属的不同观点
3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正当性
    3.1 符合人类的主体价值
    3.2 体现法的正义价值
    3.3 促进社会知识利益的平衡
4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域外考察
    4.1 典型国家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做法
        4.1.1 英国
        4.1.2 美国
        4.1.3 日本
    4.2 国际组织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规定
    4.3 评析及借鉴
5 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的认定
    5.1 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属性的认定
        5.1.1 从人工智能创作物角度认定作品属性
        5.1.2 从版权本质角度认定作品属性
    5.2 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归属的认定
        5.2.1 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归属于人类主体
        5.2.2 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归属的具体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曹源;;比较法和产权视角中的人工智能创作物[J];中国版权;2017年04期

2 谢鸿飞;;论民法典法人性质的定位 法律历史社会学与法教义学分析[J];中外法学;2015年06期

3 严存生;;“法”的“存在”方式之三义:必然法、应然法、实然法[J];求是学刊;2015年02期

4 张海燕;;“推定”和“视为”之语词解读?——以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规范为样本[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3期

5 易晓波;曾英武;;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永军;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7 杨立新,朱呈义;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8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目的与利益平衡研究[J];南都学坛;2004年03期

9 李琛;法的第二性原理与知识产权概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初成;机器写手生成内容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2 常颖;民事人格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杨钊;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哲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5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45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