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1:56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流转、使用等途径日渐多元化、快捷化,在给公民生产生活等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发生概率有所增长,侵权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极大危害。民法作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执法部门惩治侵权行为并弥补或救济被侵权人权益的法律依据,在大数据时代也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做出适度改进。在2017年我国《民法总则》中对大数据应用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有助于健全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但是与完全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和惩治侵权行为等要求相比,该法机制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笔者研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在文献整理、个案收集分析、国内外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机制对比的基础上,探寻大数据应用中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有关问题。研究简要介绍了大数据、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大数据应用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整理我国大数据应用下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现状,从法律条文的变迁中梳理出法制建设中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制度的发展情况。在肯定民法保护制度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典型个案,提出当前我国大数据应用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仍然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的现实问题,分析出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当前我国民法立法对大数据下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内容不够细致和全面,且缺乏有效的配套保障制度,特别是网络实名制缺位、救济制度不健全等,极大地阻碍民法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功能。通过整理发达国家对大数据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等有关制度与保障机制,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联系我国情况,提出了在分散立法、价值平衡原则下,构建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机制的可行策略,希望可以配合运用,促进大数据使得个人信息得到更好的民法保护。
【学位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概述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内涵及构成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
二、个人信息权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的法律性质
一、人格权
二、财产权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主要表现形式
一、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二、泄露个人信息
三、过度分析个人信息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现状
第一节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民法总则》
二、《侵权责任法》
三、《合同法》
四、其他相关民法规定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不够细致和全面
二、缺乏有效的配套保障制度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发达国家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考察
第一节 发达国家大数据应用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机制
一、德国
二、日本
三、美国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借鉴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对策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原则
一、分散立法原则
二、价值平衡原则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利化
一、拓宽个人信息权
二、细化隐私权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适用
二、引入过错推定和举证倒置原则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配套
一、健全个人信息与数据管理配套的保护制度
二、推动网络实名制建设
三、其他措施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5624
【学位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概述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内涵及构成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
二、个人信息权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的法律性质
一、人格权
二、财产权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主要表现形式
一、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二、泄露个人信息
三、过度分析个人信息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现状
第一节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民法总则》
二、《侵权责任法》
三、《合同法》
四、其他相关民法规定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不够细致和全面
二、缺乏有效的配套保障制度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发达国家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考察
第一节 发达国家大数据应用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机制
一、德国
二、日本
三、美国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借鉴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对策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原则
一、分散立法原则
二、价值平衡原则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利化
一、拓宽个人信息权
二、细化隐私权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适用
二、引入过错推定和举证倒置原则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配套
一、健全个人信息与数据管理配套的保护制度
二、推动网络实名制建设
三、其他措施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里;叶子菁;;试论当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5年36期
2 李启航;;人格权法的立法设计[J];法制博览;2015年33期
3 张忠滨;黄晓彤;;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探析[J];征信;2015年09期
4 高志明;;个人信息流转环节的法律规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05期
5 侯富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与法律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6期
6 王利明;;论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J];现代法学;2015年03期
7 侯瑞芳;李玲;徐敬宏;;微服务背景下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8 李清泉;李德仁;;大数据GIS[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6期
9 史卫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情报杂志;2013年12期
10 易继明;;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J];法学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涛;个人信息权的界定及其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业亮;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2 胡梦茹;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吴瑶;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5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4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