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0:42
   目前,电视节目模式的价值越来越高,一档好的节目背后必然有着值得称许的节目模式。随着近几年来电视节目模式交易量的快速增长,节目模式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行业的重要产业。然而,正是这些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电视节目模式在法律保护层面却始终面临尴尬境遇。著作权法将节目模式拒之门外。主流观点认为节目模式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不应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这导致了大量抄袭、跟风之作的滋生,商家花重金打造或引进的节目模式,可能开播初始就已经成为了其他商家抄袭模仿的对象,这不仅节目模式的制作方或合法引进方极不公平,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最近二十几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电视节目模式上的司法实践表明,节目模式的可版权性已经从被全盘否认到逐渐被认可,节目模式的表达属性、独创性等也逐渐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审判机关的认可。可以说,节目模式本身已经不是一类当然被著作权法拒之门外的作品类型。电视节目模式的可版权性在于:第一,节目模式并不当然属于思想:首先,思想与表达之间本来就不具有特别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是渐进过度的关系;其次,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无法拒绝已经具有一定表达属性的电视节目模式,比如以可行性报告、节目制作宝典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化了的节目模式,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已经无法拒绝对它的保护。第二,节目模式的独创性应该被认可,鉴于著作权法中对作品独创性的要求本身就不高,即便是在对节目模式独创性判断标准普遍高于传统类型作品的情况下,大部分节目模式仍旧满足独创性的要求。第三,采用核心元素对比法可以比较有效地认定模仿抄袭节目与原节目模式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在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路径选择上,著作权法无疑是节目模式的首选法律保护路径,当节目模式无法获得著作权法保护时,制作者还可以尝试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搭便车、剥夺商业机会等理论,主张抄袭模仿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D923.41;G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背景分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
第2章 电视节目模式概述
    2.1 电视节目模式的界定
    2.2 电视节目模式的爆发式增长
        2.2.1 电视节目模式交易的起源
        2.2.2 电视节目模式交易的全球化
    2.3 电视节目模式在法律保护层面遭遇的尴尬境地
        2.3.1 电视节目模式保护的严峻性
        2.3.2 电视节目模式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障碍
第3章 各国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及其借鉴
    3.1 相关案例综述
        3.1.1 著作权法在节目模式保护上的适用
        3.1.2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节目模式保护上的适用
    3.2 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司法实践及其问题
    3.3 世界范围内电视节目模式的保护状况
        3.3.1 著作权法对节目模式保护态度的变化
        3.3.2 著作权法对节目模式保护态度变化的原因
        3.3.3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节目模式保护上的应用
        3.3.4 小结
第4章 电视节目模式获得法律保护的可行性问题
    4.1 电视节目模式获得著作权法保护的可行性
        4.1.1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在电视节目模式保护问题上的弱化
        4.1.2 节目模式自身的不断完善
        4.1.3 独创性判断标准的模糊性
        4.1.4 抄袭节目相似性认定的可能性
    4.2 电视节目模式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可行性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耘宇;向萌朦;;论电视节目模式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出版;2012年15期

2 杨宏;;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法保护路径[J];青年记者;2014年13期

3 莉莉;浏泓;;当孩子看到电视中的亲密镜头[J];现代妇女;2010年02期

4 张景茂,李文顺;对电视节目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尝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任怡静;浅谈电视节目的互文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6 瑞来;综合策划与特色创意:老年电视节目的灵魂[J];理论界;2005年07期

7 曾娅先;;高扬社会主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电视节目的历史责任[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8 吴英春;;广播电视节目配乐原则[J];理论界;2006年06期

9 孙移芳;;电视节目模板的价值衡量与法律保护——基于版权的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11期

10 王雪梅;张博璠;;女性电视节目的视角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加斯(SUGATH MAHINDA SENARATH);印度电视节目对斯里兰卡观众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璟;国内老年电视节目探析[D];湖南大学;2010年

2 于芳;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房芳;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思慧;中国女性电视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方;中国科教电视节目评价体系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娜;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创新[D];广西大学;2011年

7 王璇;情感电视节目的生存形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崔瑜;职场类电视节目中的“对话”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张春晓;赞助匹配对电视节目赞助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健;我国老年电视节目传播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3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53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