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0-10-27 03:23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在实践中是服务提供者用以维护网络平台秩序、提高网络服务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服务提供者滥用失权条款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我国民法虽提供了对失权条款进行规制的基础,但由于网络服务合同的规制目标尚未明确和手段滞后,导致失权条款处于缺乏规制的状态。本文以规范分析的方法,结合实际网络服务合同例证与国外网络法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网络服务合同提供者施以额外说明、提示义务及特殊的技术披露义务,解决网络服务合同特殊的知悉可能性不足问题。其次,针对使用者与民法上一般理性人的理性标准区别,对有疑义的失权条款,在适用条件与后果上通过不利解释方法与限制解释方法达到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使用者权益。最后,在“合理化经营”为框架,“控制力理论”为补充的网络服务合同理想模型基础上,识别有违契约正义的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为我国《民法总则》与《合同法》强制性规定与显失公平制度的针对性优化提供标准,并对失权条款无效的法律后果提出建议。针对民法典编纂的大背景,本文进一步将现行法与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失权条款订入、解释与效力三个环节如何制定规范提出建议。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2.失权条款的法律内涵
    2.1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概念
    2.2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合理性分析
    2.3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经济价值平衡
    2.4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区分
    2.5 本章小结
3.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订入
    3.1 订入方式
    3.2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订入的协商链
    3.3 知悉可能性
    3.4 本章小结
4.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解释
    4.1 客观解释方法的应用
    4.2 不利解释方法
    4.3 限制解释方法
    4.4 本章小结
5.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效力
    5.1 效力规则对网络服务合同的调整现状
    5.2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理想模型
    5.3 针对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效力规则优化
    5.4 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无效的法律后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民事诉讼准备程序失权制度之德国经验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2 金雅;王和平;;论我国构建答辩失权制度之困境[J];法制博览;2015年30期

3 王新宇;;民事诉讼权利滥用背景下的失权概念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12期

4 李运寰;;对我国股东失权制度的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07期

5 虞殿昌;;群体性失权问题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王琦;;答辩失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齐雪云;单美玉;;论答辩失权制度[J];商品与质量;2010年S6期

8 曹建波;任秀芳;;我国股东失权制度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熊建华;彭波;;试论建立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金永恒;关于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显鹏;民事诉讼当事人失权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华燕;行政失权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刘萍;民事诉讼集中审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豪;论网络服务合同失权条款的法律规制[D];暨南大学;2018年

2 张竞兮;民事诉讼当事人失权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3 王美月;论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D];河北大学;2014年

4 倪明;试论我国股东失权制度[D];安徽大学;2013年

5 刘锦龙;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曹建波;论股东失权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陈玲;论民事诉讼中的答辩失权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周密;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杨坤;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答辩失权制度的构建[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席雅孛;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7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57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