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共同担保制度研究
【学位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混合共同担保的理论基础
一、混合共同担保概述
(一)概念
(二)狭义的混合共同担保
(三)混合共同担保的类型
二、责任优先相关学说
(一)物保责任绝对优先说
(二)物保责任相对优先说
(三)物保和人保责任平等说
(四)特定条件下物保和人保责任平等说
三、担保人之间内部求偿权的理论
(一)公平原则与结果矫正
(二)债权相对消灭与债权的法定移转
(三)连带责任之债
(四)担保间的竞合
(五)不当得利
四、各担保人应分担担保责任范围的理论
(一)按人数平均分担
(二)按比例分担
(三)按人数平均分担与按比例分担结合
五、比例原则及其在民法上适用
第二章 我国混合共同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债权人选择权的规定不合理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为债权人选择权设置了限制条件
二、担保人代位权与追偿权规定不健全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未规定担保人的代位权
(三)担保人的追偿权不完善
三、无明确的追偿权计算方法
(一)无明确的一般计算方法
(二)无明确的担保人为多数时的计算方法
(三)无明确的物保人与保证人重合时的计算方法
四、债权人放弃担保时担保人的免责规定不合理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未规定物保人及放弃第三人物保时保证人的免责情形
第三章 完善我国混合共同担保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债权人选择权
(一)统一采“平等说”
(二)无条件赋予债权人选择权
二、完善担保人代位权与追偿权的规定
(一)规定担保人的代位权
(二)完善担保人的追偿权
三、明确规定按比例分担的计算方法
(一)一般计算方法
(二)担保人为多数时的计算方法
(三)物保人与保证人重合时的计算方法
四、完善债权人放弃担保时担保人免责规定
(一)债权人放弃担保的认定
(二)担保人免责金额的计算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黑龙江省2019年试行工程担保制度[J];建筑技术开发;2019年02期
2 陶宇;;唐代债法中的担保制度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 晓雳;;建议建立出狱人担保制度[J];犯罪与改造研究;1989年05期
4 ;读编四则[J];中华建设;2017年01期
5 赵学军;;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与农户融资的困境——兼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担保体系建设优先性[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04期
6 丁雅丽;齐广山;田杰芳;;我国建立工程担保制度的探讨[J];工程经济;2004年08期
7 孙益武;;完善知识产权海关担保制度研究[J];海关法评论;2016年00期
8 于聪;;浅论人保与物保之关系[J];山西青年;2017年08期
9 李剑文;;互联网金融担保制度弊端及其责任界定[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02期
10 何兴;;工程担保制度的市场意义与发展建议[J];建筑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亮;独立担保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林全玲;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张域;担保法律制度与习俗的文化解读[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志刚;宋代债权担保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李峰;应收账款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唐俊虎;高铁施工风险管理和担保制度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洵;混合共同担保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2 张俊娴;我国民商事担保制度区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刘玖林;混合共同担保制度之解构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4 刘丽萍;我国纳税担保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王雯;我国纳税担保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6 王欣怡;明代借贷契约担保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徐术宝;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8 吴施;独立担保制度在我国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周黛诗;法院调解担保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10 闫法臣;我国农村融资担保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2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7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