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商标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的司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5:06
  商标的基本功能是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保护商标就是要保护商标的区分功能,保护商标上凝聚的商标权人的商誉,禁止他人通过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而造成消费者混淆进而盗取商标权人的商誉。作为商标最基本的功能,识别功能是商品选购指导功能、质量保证功能以及信誉表彰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也是一标识能够作为商标,受到商标法保护的根本原因。混淆可能性的存在导致相关公众在购买商品或选择服务时发生了来源误认或关系误认,使商标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基本的基本功能被破坏,因此,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也无论从国际条约中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概括式规定,还是从各国对商标侵权行为表现方式所做的列举式规定中均可以看出,混淆可能性标准一直是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的基本标准。作为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混淆可能性无疑是商标法的重要内容,是平衡商标权人、消费者以及相关竞争者的利益的重要理论。“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的裁判结果的反复,从而提出了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的问题。基于2017年五地法院二审审结的案件数据,研究了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的现状以及主要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混淆可能性各判定因素与混淆...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缘由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论文结构
    0.6 创新与不足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路径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路径
2 商标法理论中的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
    2.1 商标侵权中的混淆可能性
        2.1.1 商标混淆可能性的概念
        2.1.2 混淆可能性的起源与发展
    2.2 域外国家混淆可能性判定实践
        2.2.1 美国的判定标准
        2.2.2 欧盟的判定标准
    2.3 商标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之分析
        2.3.1 商标的相似性
        2.3.2 商品(服务)的相似性
        2.3.3 商标显著性及知名度
        2.3.4 相关公众的注意程度
        2.3.5 实际混淆
        2.3.6 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2.4 小结
3 我国司法适用中的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
    3.1 混淆可能性司法适用的样本基本情况
        3.1.1 样本选取
        3.1.2 样本整体分布情况
    3.2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的司法适用情况
        3.2.1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中的决定性因素
        3.2.2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中的辅助性因素
        3.2.3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中忽略的因素
    3.3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司法适用中的特点
        3.3.1 商标、商品因素是混淆可能性判定的充要条件
        3.3.2 混淆可能性判定缺乏综合分析
        3.3.3 商标及商品(服务)近似性认定中融入了混淆可能性
    3.4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司法适用中的争议点
    3.5 小结
4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问题
    4.1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理论与司法适用的比较
        4.1.1 混淆可能性判定的裁判思路不同
        4.1.2 商标及商品相似性判定上存在差异
    4.2 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困境
        4.2.1 “符号保护”思维根深蒂固
        4.2.2 混淆可能性与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的关系错位
        4.2.3 相同或近似商标、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趋于主观化
        4.2.4 混淆可能性的认定过于简单化
        4.2.5 商标混淆可能性在商标侵权、商标审查中判定标准不一致
5 我国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司法适用的建议
    5.1 完成从“符号保护”到“防止混淆”的转变
    5.2 理顺混淆可能性与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的关系
    5.3 近似商标、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应坚持以客观标准为主
    5.4 采“多因素检测方法”认定混淆可能性
    5.5 重视相关公众混淆误认的证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样本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商标使用在商标侵权构成中的地位[J]. 王太平.  法学. 2017(08)
[2]论“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兼评“非诚勿扰”案[J]. 王迁.  知识产权. 2016(01)
[3]论商标侵权判定的混淆标准——对我国《商标法》第57条第2项的解释[J]. 姚鹤徽.  法学家. 2015(06)
[4]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J]. 王太平.  法学研究. 2014(06)
[5]商标关键词搜索服务竞价排名的侵权问题分析[J]. 李士林.  理论探索. 2014(04)
[6]再论商品类似判断标准——兼评新商标法的有关修订[J]. 蔡崇山.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6)
[7]判定商标侵权应以成立“商标性使用”为前提——苹果公司商标案引发的思考[J]. 祝建军.  知识产权. 2014(01)
[8]论体育领域的商标保护[J]. 李宗辉.  体育科学. 2014(01)
[9]商标混淆调查中的关键向度[J]. 陈贤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0)
[10]商标侵权标准“两立”的矛盾解析[J]. 张朋.  知识产权. 2013(10)

博士论文
[1]商标法上的混淆可能性研究[D]. 张体锐.西南政法大学 2012
[2]论私力救济[D]. 徐昕.清华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文字商标的混淆可能性判定及其法律研究[D]. 江秀.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商标混淆可能性认定标准研究[D]. 邢娜.沈阳师范大学 2016
[3]混淆可能性理论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适用[D]. 李梦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4]论商标侵权认定中的混淆可能性标准[D]. 龙海涛.西南政法大学 2015
[5]混淆可能性理论的司法适用[D]. 沈俊杰.华东政法大学 2013
[6]“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及应用初探[D]. 何鉴峰.浙江工商大学 2012
[7]商标侵权判定适用推定混淆可能性案例研究[D]. 宋育鑫.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商标侵权判定的实证分析[D]. 孙凤花.湘潭大学 2011
[9]论我国商标侵权的司法判定[D]. 张孝光.海南大学 2010
[10]商标侵权认定中的混淆可能性研究[D]. 刘维.华东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2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02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