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间接代理中本人的介入权
发布时间:2020-12-09 11:08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外贸代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合同法》引入了两大法系的间接代理及其本人介入权制度。这在特定历史时期适应了外贸实践的需求,弥补了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上的立法缺失,对我国的外贸代理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在移植的过程中,未能深刻把握两大法系相关立法的精髓,而使得该制度的移植过于粗糙,进而导致我国该制度在立法层面上存在很多缺陷。所以本文写作的目的,旨在通过对两大法系相关立法的比较分析,来深刻的把握两大法系的立法精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两大法系的立法精髓,针对我国的立法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的第一章为概述。本章对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简要介绍。为下文第三章对两大法系相关立法的比较分析,第四章对两大法系立法精髓的借鉴做好理论铺垫。同时在该章节的最后一节中对我国该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梳理,为本文第二章引入和展开论述我国该制度中具体存在的立法缺陷做个铺垫。本文第二章为问题的引入。本章对我国该制度中具体存在的立法缺陷,详细展开论述。主要论述了法律条文中存在的缺陷,其在司法实践中所引发的问题,以及造成的不利后果。该部分的论述主要从...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概述
1.1 两大法系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
1.1.1 英美法系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理论基础
1.1.2 大陆法系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引入
1.2 中国《合同法》对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制度的引入
1.2.1 《合同法》引入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制度的背景
1.2.2 中国引入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后的积极效果以及立法缺陷
2 中国介入权制度具体存在的立法缺陷
2.1 介入权行使的立法缺陷
2.1.1 介入权行使前提的规定不合理
2.1.2 介入权行使限制的规定不够明确
2.1.3 介入权行使方式有立法空白
2.2 介入权行使后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1 介入权行使后对本人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2 介入权行使后对代理人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3 介入权行使后对第三人法律效果的立法不足
3 两大法系本人介入权制度的比较分析
3.1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
3.1.1 本人介入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3.1.2 本人介入权行使的限制条件
3.1.3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方式
3.2 本人介入权行使后的法律效果
3.2.1 对本人的法律效果
3.2.2 对代理人的法律效果
3.2.3 对第三人的法律效果
4 借鉴两大法系相关立法对我国介入权制度的完善
4.1 本人介入权行使制度的完善
4.1.1 本人介入权行使前提制度的完善
4.1.2 本人介入权行使限制制度的完善
4.1.3 本人介入权行使方式制度的完善
4.2 本人介入权行使后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1 对本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2 对代理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3 对第三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 黄华刚. 法制博览. 2017(17)
[2]民法典编纂中代理制度的体系整合[J]. 武亦文,潘重阳. 浙江社会科学. 2016(10)
[3]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J]. 梁慧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商事行纪制度比较研究[J]. 冷奇奇. 理论观察. 2015(02)
[5]非订立合同的委托人介入第三人合同的先决条件[J]. 陈亚. 人民司法. 2012(12)
[6]论间接代理委托人介入权的行使——兼谈《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的完善[J]. 刘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7]间接代理介入制度刍议[J]. 江茜. 法制与社会. 2011(22)
[8]论隐名代理的构成与效力[J]. 尹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9]民事代理之显名主义及其发展[J]. 尹田. 清华法学. 2010(04)
[10]间接代理制度研究——以《合同法》第402条与第403条为中心[J]. 张平华,刘耀东. 北方法学. 2009(04)
硕士论文
[1]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研究[D]. 徐燕毅.华东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6772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概述
1.1 两大法系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
1.1.1 英美法系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理论基础
1.1.2 大陆法系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的引入
1.2 中国《合同法》对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制度的引入
1.2.1 《合同法》引入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制度的背景
1.2.2 中国引入间接代理及本人介入权后的积极效果以及立法缺陷
2 中国介入权制度具体存在的立法缺陷
2.1 介入权行使的立法缺陷
2.1.1 介入权行使前提的规定不合理
2.1.2 介入权行使限制的规定不够明确
2.1.3 介入权行使方式有立法空白
2.2 介入权行使后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1 介入权行使后对本人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2 介入权行使后对代理人的法律效果的立法缺陷
2.2.3 介入权行使后对第三人法律效果的立法不足
3 两大法系本人介入权制度的比较分析
3.1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
3.1.1 本人介入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3.1.2 本人介入权行使的限制条件
3.1.3 本人介入权的行使方式
3.2 本人介入权行使后的法律效果
3.2.1 对本人的法律效果
3.2.2 对代理人的法律效果
3.2.3 对第三人的法律效果
4 借鉴两大法系相关立法对我国介入权制度的完善
4.1 本人介入权行使制度的完善
4.1.1 本人介入权行使前提制度的完善
4.1.2 本人介入权行使限制制度的完善
4.1.3 本人介入权行使方式制度的完善
4.2 本人介入权行使后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1 对本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2 对代理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4.2.3 对第三人法律效果制度的完善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 黄华刚. 法制博览. 2017(17)
[2]民法典编纂中代理制度的体系整合[J]. 武亦文,潘重阳. 浙江社会科学. 2016(10)
[3]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J]. 梁慧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商事行纪制度比较研究[J]. 冷奇奇. 理论观察. 2015(02)
[5]非订立合同的委托人介入第三人合同的先决条件[J]. 陈亚. 人民司法. 2012(12)
[6]论间接代理委托人介入权的行使——兼谈《合同法》第403条第1款的完善[J]. 刘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7]间接代理介入制度刍议[J]. 江茜. 法制与社会. 2011(22)
[8]论隐名代理的构成与效力[J]. 尹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9]民事代理之显名主义及其发展[J]. 尹田. 清华法学. 2010(04)
[10]间接代理制度研究——以《合同法》第402条与第403条为中心[J]. 张平华,刘耀东. 北方法学. 2009(04)
硕士论文
[1]间接代理中本人介入权研究[D]. 徐燕毅.华东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0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