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免责事由与刑法出罪事由的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4:12
  面对无法停止的犯罪化趋势,刑法中法定的出罪事由相对供应不足。基于法秩序统一性的立场,出罪事由具有开放性特征。《民法典》的通过与实施,为刑法出罪事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民法与刑法的对话,可以发现,一方面,民法和刑法整体的规范指引方向是一致的,刑法可以从被害人同意、自甘风险、自救行为、赔偿和解等民法中更加丰富的免责事由发现能够适用于刑法的出罪事由,从而充实刑法的出罪资源。另一方面,规制目的的差异以及刑事政策的作用,民法中的免责事由和刑法中出罪事由的判断并不完全等同。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在防卫限度的判断上存在着差异,形式上可能导致刑法上的正当防卫行为却被民法认定为防卫过当行为的矛盾,但此种矛盾是二者基于不同规制目的形成的,并没有也不会从实质上消解法秩序统一性。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法免责事由对刑法出罪事由的影响机理
二、民法中的防卫行为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三、民法中被害人同意、自甘风险与刑法中的出罪事由
    (一)被害人同意与出罪
        1.作为排除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承诺。
        2.具有违法性阻却效果的同意。
        3.推定承诺。
    (二)被害人自甘风险(危险接受)
四、民法中的自救、赔偿、和解与刑法中的出罪
    (一)自救行为
    (二)赔偿损失与和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民法域协调视野下防卫限度之确定[J]. 于改之.  东方法学. 2020(02)
[2]民法编纂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信息自决权——以刑民一体化及《民法总则》第111条为视角[J]. 刘艳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06)
[3]被害人自治视阈下的承诺有效性——兼论三角关系中的判断[J]. 王钢.  政法论丛. 2019(05)
[4]被害人承诺的体系定位[J]. 王钢.  比较法研究. 2019(04)
[5]“民刑法防卫过当二元论”质疑[J]. 陈航.  法学家. 2016(03)
[6]刑法上的自救行为[J]. 金日秀,郑军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7]对批判立法之法益概念的检视[J]. 克劳斯·罗克辛,陈璇.  法学评论. 2015(01)
[8]正当化事由的刑民关系初探[J]. 王骏.  法治研究. 2013(11)
[9]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规范超越:吴英案的罪与罚[J]. 高艳东.  中外法学. 2012(02)
[10]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J]. 杨兴培.  法学. 2011(04)



本文编号:2959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59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