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民法典》的宪法价值

发布时间:2021-02-22 12:55
  宪法和民法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彼此之间的交互影响、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日益频繁、密切、强烈。民法的宪法化趋势和宪法的民法化、普通部门法化趋势越来越凸显。在这种双重趋势推动下,基于民法、宪法的本质属性,我国《民法典》和宪法之间必然存在价值的通约性、同构性。《民法典》规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绿色原则",规定"优良家风""家庭美德""家庭文明建设",必将细化和促进宪法制度和宪法基本国策。《民法典》专设人格权编、增设居住权,必将细化和促进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之后又写进并融入《民法典》,《民法典》不仅全面深度体现了宪法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也对宪法的价值增添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法典》和宪法的价值通约性、同构性
二、《民法典》对宪法制度、宪法基本国策的细化—促进价值
    (一)《民法典》丰富了宪法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价值
    (二)《民法典》丰富了宪法生态保护基本国策的价值
    (三)《民法典》丰富了宪法精神文明建设条款的价值
三、《民法典》对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细化—促进价值
    (一)通过人格权编的规定丰富宪法的人权价值
    (二)通过设定居住权丰富《宪法》规定的公民物质生活的基本权利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从《宪法》到《民法典》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彰显时代性:中国民法典的鲜明特色[J]. 王利明.  东方法学. 2020(04)
[2]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J]. 张翔.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3]宪法与民法的关系论纲[J]. 王锴.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4]宪法虚伪主义与部门法批判[J]. 郑贤君.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1)
[5]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J]. 王利明.  清华法学. 2013(05)
[6]基本国策的特定含义与政策判定[J]. 龚仁伟.  重庆社会科学. 2012(01)
[7]论宪法学的人学特色[J]. 陈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8]论宪法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形态[J]. 吴家清.  中国法学. 1999(02)
[9]基本国策论——关于基本国策的理论探讨和建议[J]. 杨光裕,徐则林.  理论探索. 1991(02)
[10]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论要[J]. 公丕祥.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2)



本文编号:3046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46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