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0:46
随着中国迈入知识产权强国之列,专利纠纷也日益增多。为充分调动社会专利发明创造积极性,以响应国家注重专利保护的号召。必须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给予专利权人一个公平合理的专利侵权救济机制。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我国专利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在法律适用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关案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到实务中出现了法定赔偿适用泛化,整体判赔额偏低问题。反观我国《专利法》相关规定,对前三种计算方式的适用条件规定严苛且原则化。缺乏对实际操作适用细则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适用困难。法定赔偿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宽松、考量因素宽泛,因操作简便被大量适用。此外,各计算方式间规定了严格的适用顺序,当事人不能自由选择适用。本文第二章对德、日、美三国的赔偿计算方式进行了研究。三个国家基本未设定法定赔偿计算方式,且未对适用顺序进行限制。甚至日本实务中可合并适用两种计算方式。本文第三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相关建议。本文认为:首先,对于法定赔偿计算方式,需要规范限制适用范围,规定更统一细致的考量因素。随着侵权损害赔偿计算制度渐趋成熟,逐步舍弃法定赔偿计算方式。其次,完善前三种计算方式的相...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体系当事人自愿协商5.约定赔偿
三种计算方式都无法适用时,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设置此兜底定赔偿计算方式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审判法官可以立足于案事实,综合考虑“涉案专利的专利类型、侵权行为和性质等因素,在元的限度内自由裁定赔偿额”。)计算方式适用顺序《专利法》相关规定可知,四种计算方式间有严格的先后适用顺序。只计算方式无法适用时,方可适用下一种计算方式,且每一个侵权案件中一种计算方式。具体适用顺序为:(1)首先,适用权利人实际损失计算2)难以确定实际损失的,可适用侵权人非法获利计算方式。(3)难以确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的,适用合理许可费计算方式。(4)都无法适用的,定赔偿计算方式。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确定顺序如图 1-2 所示:适用顺序排列
(1)侵权判定在552份判决书中,判定侵权案件的420件,判定侵权比例78.95%。法院侵权判定比例统计如图2-1所示:图 2-1:法院侵权判定比例统计(2)原告诉讼请求额通过数据收集可知,整体诉讼请求额偏低。针对裁判文书中原告的诉讼请求额进行归纳可知,主要集中在0-50万之间,故对1-100万划分了四个区间。在552①陈秀芳:《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2018 年硕士学位论文。法院侵权判定比例侵权78.95%不侵权21.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整体构建——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思考[J]. 余秀宝. 法治研究. 2018(03)
[2]专利侵权之许可费损失赔偿研究[J]. 张扬欢. 电子知识产权. 2017(12)
[3]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式之探讨[J]. 党晓林. 知识产权. 2017(10)
[4]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分摊原则的经济分析[J]. 朱理. 现代法学. 2017(05)
[5]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若干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J]. 毛映红.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6)
[6]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及启示[J]. 戴哲,张芸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4)
[7]专利侵权赔偿的现状分析及调整路径[J]. 李凤奇,王宝筠. 河北法学. 2017(04)
[8]专利侵权诉讼适用法定赔偿的博弈分析[J]. 袁晓东,许艳霞,蔡学辉. 知识产权. 2016(08)
[9]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探讨——以实证分析为视角[J]. 宋健. 知识产权. 2016(05)
[10]李明德:知识产权侵权屡禁不止 原因之一是损害赔偿的数额过低[J]. 李明德. 河南科技. 2016(08)
硕士论文
[1]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研究[D]. 陈秀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以及对我国的借鉴[D]. 金珅亦.华东政法大学 2014
[3]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D]. 纪璐.南开大学 2012
[4]中日专利侵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潘蓉.山东大学 2012
[5]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毛程程.西南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52479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体系当事人自愿协商5.约定赔偿
三种计算方式都无法适用时,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设置此兜底定赔偿计算方式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审判法官可以立足于案事实,综合考虑“涉案专利的专利类型、侵权行为和性质等因素,在元的限度内自由裁定赔偿额”。)计算方式适用顺序《专利法》相关规定可知,四种计算方式间有严格的先后适用顺序。只计算方式无法适用时,方可适用下一种计算方式,且每一个侵权案件中一种计算方式。具体适用顺序为:(1)首先,适用权利人实际损失计算2)难以确定实际损失的,可适用侵权人非法获利计算方式。(3)难以确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的,适用合理许可费计算方式。(4)都无法适用的,定赔偿计算方式。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确定顺序如图 1-2 所示:适用顺序排列
(1)侵权判定在552份判决书中,判定侵权案件的420件,判定侵权比例78.95%。法院侵权判定比例统计如图2-1所示:图 2-1:法院侵权判定比例统计(2)原告诉讼请求额通过数据收集可知,整体诉讼请求额偏低。针对裁判文书中原告的诉讼请求额进行归纳可知,主要集中在0-50万之间,故对1-100万划分了四个区间。在552①陈秀芳:《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2018 年硕士学位论文。法院侵权判定比例侵权78.95%不侵权21.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整体构建——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思考[J]. 余秀宝. 法治研究. 2018(03)
[2]专利侵权之许可费损失赔偿研究[J]. 张扬欢. 电子知识产权. 2017(12)
[3]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式之探讨[J]. 党晓林. 知识产权. 2017(10)
[4]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分摊原则的经济分析[J]. 朱理. 现代法学. 2017(05)
[5]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若干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J]. 毛映红.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6)
[6]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及启示[J]. 戴哲,张芸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4)
[7]专利侵权赔偿的现状分析及调整路径[J]. 李凤奇,王宝筠. 河北法学. 2017(04)
[8]专利侵权诉讼适用法定赔偿的博弈分析[J]. 袁晓东,许艳霞,蔡学辉. 知识产权. 2016(08)
[9]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探讨——以实证分析为视角[J]. 宋健. 知识产权. 2016(05)
[10]李明德:知识产权侵权屡禁不止 原因之一是损害赔偿的数额过低[J]. 李明德. 河南科技. 2016(08)
硕士论文
[1]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研究[D]. 陈秀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以及对我国的借鉴[D]. 金珅亦.华东政法大学 2014
[3]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D]. 纪璐.南开大学 2012
[4]中日专利侵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潘蓉.山东大学 2012
[5]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毛程程.西南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52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5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