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22:42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关智能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现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甚至会自主做出一些行为,并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绝不可忽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对传统的法律制度有不小的冲击,对于处在人工智能全力发展阶段的我国而言,尽早研究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责任问题尤为重要。由于人工智能本身的工作原理,算法和大数据的深奥,和存在争议的“自主性”,使其明显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从性质上来说,人工智能与人类不能也不可能等同,在法律上“拟人”属性也有待研究。关于人工智能的民法地位,现阶段之所以称之为人工智能产品,也是因为人工智能暂无民法主体地位,还只是高端智能产品,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定位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但如果赋予人工智能以民法主体地位,那么也应该对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方式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建造完整的相关法律构架,而不只是简单的分析。文章从五个部分分析了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相关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引出相关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人工智能本身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概述
    2.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2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2.3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界定
3 人工智能产品的法律地位
    3.1 人工智能产品法律地位的不同学说
        3.1.1 法律人格肯定说
        3.1.2 法律人格否定说
        3.1.3 法律人格折中说
    3.2 人工智能产品承担责任的可能性
        3.2.1 人工智能产品的性质分析
        3.2.2 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
        3.2.3 人工智能独立承担责任的难题
4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法律适用困境
    4.1 对传统法律的冲击
        4.1.1 对侵权责任法的冲击
        4.1.2 对产品质量法的冲击
    4.2 归责原则适用的难题
        4.2.1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困境
        4.2.2 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困境
5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5.1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分类
        5.1.1 严格责任
        5.1.2 替代责任
    5.2 人工智能产品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5.2.1 建立专门制度
        5.2.2 设立赔偿基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075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75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