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1:00
担保因其性质不同大体可分为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出于更好保障债权的目的,债权人在寻找担保时往往会追求多重担保的叠加。当债权人实现其债权之后,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能否向其他不同性质的担保人追偿,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曾作出过明确的肯认规定。而2007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与近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皆未作出直接的文义规定。由此,因其与前设法规可能存在的冲突,《物权法》第176条到底有无赋予担保人追偿权的问题引发了学界与实务界的持续争议,各类肯定说与否定说交替登场,也造成了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上的裁判分歧。本文试图以该问题在学说上的争议以及相关立法的背景为切入点,围绕内部追偿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与主流观点进行审视,论证在现有的讨论中可能存在的对相关制度既有瑕疵的回避,得出基于公平考量应当支持共同担保人得相互追偿的结论,同时经过修正的“同一层次”连带债务理论和法定代位制度可以成为责任分担的规则进路,并结合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特殊情况,提出了可为各利益方接受的具...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混合共同担保争议梳理
第二章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的法教义学探索
一、真实意思问题
二、不当得利制度与公平理念
三、连带债务
(一)与连带共同保证的类比
(二)连带债务中的内部追偿问题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与“宽泛性”的连带债务理念之提倡
四、法定代位制度
第三章 具体的追偿方案探析
一、具体分配方案权衡
二、实践中存在的特殊情形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14289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混合共同担保争议梳理
第二章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问题的法教义学探索
一、真实意思问题
二、不当得利制度与公平理念
三、连带债务
(一)与连带共同保证的类比
(二)连带债务中的内部追偿问题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与“宽泛性”的连带债务理念之提倡
四、法定代位制度
第三章 具体的追偿方案探析
一、具体分配方案权衡
二、实践中存在的特殊情形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1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1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