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个人番号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4:20
2013年5月,日本第183回国会会议通过《关于办理行政手续以识别特定个人的番号利用法》(以下简称《番号法》),这部法律规定,在日本居住的每个人将拥有一个固定的12位数字的号码(个人番号),也称my number,不仅仅是日本国民,在日本中长期居住的外国人因在办理外国人登录手续的同时,需要办理住民票登录,住民票上也会附有“个人番号”。自2016年1月起,个人番号开始在日本的社会保障、税制、灾害应对等领域开始使用。但是,随着个人番号制度的不断发展,其使用范围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例如:医疗、银行等和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也有逐渐引入的倾向,个人番号制度对在日居民生活的影响将会逐渐加深。随着日本个人番号制度的不断推广,在方便公权力行使的同时,其与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矛盾也日渐突出。由于日本个人番号制度实施不久,因此目前我国针对该制度的研究不是十分丰富。只是散见于一些论文中对日本个人番号制度进行介绍,对个人番号制度的作用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是十分全面。本文意在通过全面介绍日本《番号法》制度设计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与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旨在借鉴其相关制度设计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个人番号制度概述
一、个人番号制度的实施背景
二、个人番号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个人番号制度的功能
第二章 个人番号制度对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一、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个人番号制度与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关系
第三章 个人番号制度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
一、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在日本的发展
二、个人番号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互补与冲突
第四章 对个人番号利用的法律规制
一、采用“列举式”的法律规定
二、设置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
三、制定更加严格的处罚标准
四、建立特定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制度
第五章 日本个人番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对我国身份证制度完善之启示
二、对我国个人信息权及隐私权保护之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与路径走向[J]. 杨翱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日本《番号法》探究[J]. 孙晓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8)
[3]论信息技术时代的公民隐私权保护——从《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说起[J]. 戴激涛.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1)
[4]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 王利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5]番号制度:日本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的实施平台[J]. 贺满萍. 财会月刊. 2012(32)
[6]论居民身份证功能的扩展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 杨晓青,魏新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4)
[7]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 王利明. 法学家. 2012(01)
[8]身份证明与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 王秀哲. 河北法学. 2010(05)
[9]《刑法修正案(七)》的宏观问题研讨[J]. 赵秉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J]. 齐爱民. 河北法学. 2005(06)
本文编号:312690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个人番号制度概述
一、个人番号制度的实施背景
二、个人番号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个人番号制度的功能
第二章 个人番号制度对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一、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个人番号制度与住民基本台帐制度的关系
第三章 个人番号制度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
一、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在日本的发展
二、个人番号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互补与冲突
第四章 对个人番号利用的法律规制
一、采用“列举式”的法律规定
二、设置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
三、制定更加严格的处罚标准
四、建立特定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制度
第五章 日本个人番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对我国身份证制度完善之启示
二、对我国个人信息权及隐私权保护之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与路径走向[J]. 杨翱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日本《番号法》探究[J]. 孙晓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8)
[3]论信息技术时代的公民隐私权保护——从《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说起[J]. 戴激涛.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1)
[4]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 王利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5]番号制度:日本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的实施平台[J]. 贺满萍. 财会月刊. 2012(32)
[6]论居民身份证功能的扩展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 杨晓青,魏新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4)
[7]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 王利明. 法学家. 2012(01)
[8]身份证明与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居民身份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 王秀哲. 河北法学. 2010(05)
[9]《刑法修正案(七)》的宏观问题研讨[J]. 赵秉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J]. 齐爱民. 河北法学. 2005(06)
本文编号:3126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2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