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位继承遗嘱的效力
发布时间:2021-04-09 05:19
后位继承是从罗马法中的遗产信托发展而来,体现了遗嘱自由原则。国内外对后位继承遗嘱的效力存在争议,例如德国民法典中明确承认后位继承遗嘱,而法国则禁止后位继承遗嘱。我国法律尚无规定,司法判决也存在争议,学说有肯定说否定说两种观点。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后位继承为研究对象,论证后位继承遗嘱的有效性。本文除“引言”“结语”之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后位继承概述”,阐述后位继承的概念及特征,并从后位继承的主体、客体、内容这三个方面论述后位继承中的法律关系。第二部分“后位继承与相似继承制度的比较”,将后位继承与相似继承制度进行比较,明确后位继承具有独特价值不能被取代。第三部分“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及司法实务”,首先阐述国外不同立法例;其次介绍了我国法律中尚无后位继承规定,以及继承法修改建议稿中的后位继承制度;最后介绍了我国司法实务中的后位继承相似案例。第四部分“后位继承遗嘱的效力”,在整理分析后位继承效力肯定说与否定说基础上从司法实务,附条件、附期限法律行为,所有权理论,遗嘱信托四个角度来论证后位继承遗嘱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后位继承概述
第一节 后位继承的概念及特征
一、后位继承的概念
二、后位继承的特征
第二节 后位继承中的法律关系
一、后位继承的主体
二、后位继承的客体
三、后位继承的内容
第二章 后位继承与相似继承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与补充继承的比较
第二节 与附条件、附期限继承的比较
第三节 与附义务继承的比较
第四节 与遗嘱信托的比较
第三章 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及司法实务
第一节 域外立法
一、允许后位继承制度
二、禁止后位继承制度
三、既不明文承认也不禁止后位继承制度
第二节 我国立法
第三节 我国司法实务
第四章 后位继承遗嘱的效力
第一节 相关学说
一、否定说
二、肯定说
第二节 后位继承遗嘱效力之我见
一、司法实务中对后位继承遗嘱效力的认定
二、后位继承为特殊的附条件、附期限法律行为
三、后位继承与我国的所有权理论不冲突
四、从遗嘱信托看后位继承遗嘱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遗嘱继承制度背景下的遗嘱信托法律制度探析[J]. 赵廉慧. 法学杂志. 2016(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J]. 杨立新,杨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5)
[3]对修正《继承法》十个问题的意见[J]. 杨立新. 法律适用. 2012(08)
[4]遗嘱信托概念之辨析[J]. 吴肇武. 法制与社会. 2011(10)
[5]论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J]. 于海涌. 现代法学. 2010(03)
[6]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及其规制[J]. 袁文全,杨天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论后位继承制度[J]. 刘琳. 湖湘论坛. 2007(06)
[8]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J]. 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刘新宇.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4(02)
[9]论后位继承制度的立法选择及法的构成[J]. 杨震,孙毅. 求是学刊. 2002(05)
[10]附义务遗嘱行为的法律思考[J]. 蔡洪涛. 法学探索.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01)
硕士论文
[1]论拟制信托在我国的法律适用[D]. 张志璐.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26995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后位继承概述
第一节 后位继承的概念及特征
一、后位继承的概念
二、后位继承的特征
第二节 后位继承中的法律关系
一、后位继承的主体
二、后位继承的客体
三、后位继承的内容
第二章 后位继承与相似继承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与补充继承的比较
第二节 与附条件、附期限继承的比较
第三节 与附义务继承的比较
第四节 与遗嘱信托的比较
第三章 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及司法实务
第一节 域外立法
一、允许后位继承制度
二、禁止后位继承制度
三、既不明文承认也不禁止后位继承制度
第二节 我国立法
第三节 我国司法实务
第四章 后位继承遗嘱的效力
第一节 相关学说
一、否定说
二、肯定说
第二节 后位继承遗嘱效力之我见
一、司法实务中对后位继承遗嘱效力的认定
二、后位继承为特殊的附条件、附期限法律行为
三、后位继承与我国的所有权理论不冲突
四、从遗嘱信托看后位继承遗嘱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遗嘱继承制度背景下的遗嘱信托法律制度探析[J]. 赵廉慧. 法学杂志. 2016(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J]. 杨立新,杨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5)
[3]对修正《继承法》十个问题的意见[J]. 杨立新. 法律适用. 2012(08)
[4]遗嘱信托概念之辨析[J]. 吴肇武. 法制与社会. 2011(10)
[5]论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J]. 于海涌. 现代法学. 2010(03)
[6]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及其规制[J]. 袁文全,杨天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7]论后位继承制度[J]. 刘琳. 湖湘论坛. 2007(06)
[8]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J]. 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刘新宇.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4(02)
[9]论后位继承制度的立法选择及法的构成[J]. 杨震,孙毅. 求是学刊. 2002(05)
[10]附义务遗嘱行为的法律思考[J]. 蔡洪涛. 法学探索.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01)
硕士论文
[1]论拟制信托在我国的法律适用[D]. 张志璐.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26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