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买卖型担保”的多元解释路径及其对法治之启示——基于法经济学范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3 15:33
  "买卖型担保"在演进中呈现出了多元化解释路径,众多解释在碰撞中促进了规范的形成。"买卖型担保"沿"形成——规制——松动——再形成"之阶段变迁,由经济学范式进行分析可清晰呈现因不同阶段社会各方利益配比不同,所需成本与产生效益及结果亦各不相同之景象。社会的发展是各种力量平衡的结果,解释路径的变迁及规范的演进最终将随社会发展的逻辑而回归"公正且经济"之趋向。法律的经济分析以新的启示带给传统法学研究以新的视野。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买卖型担保”裁判遭遇解释困局
二、“买卖型担保”解释路径呈现阶段性变迁
    (一)形成阶段
        1.流押流质无效说
        2.附解除条件的并立合同说
        3.(后)让与担保说
    (二)松动阶段
        1.“真实意思表示”有效说
        2.“债的转化”有效说
三、“买卖型担保”解释路径变迁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我国立法对于解释路径的选择
    (二)“效益”更大化视角下的规范松动
    (三)“公正且经济”规范之构想
四、规范经济分析之法治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买卖合同担保借贷的解释路径与法效果[J]. 陈永强.  中国法学. 2018(02)
[2]以房抵债协议的法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载“朱俊芳案”评释[J]. 陆青.  法学研究. 2015(03)
[3]后让与担保权人不能直接以物抵债[J]. 袁士增,马艳华.  人民司法. 2014(16)
[4]法律经济学视野中的赠与承诺——重解《合同法》第186条[J]. 桑本谦.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13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3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