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1:3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同人作品借助互联网走入大众的视野,最初是同人爱好者小范围的交流同人作品,直至现在,优秀的同人作品广受大众喜爱,甚至出版发行,由于同人作品采用原著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展开故事情节的这一特点,引起原著作者的关注,有的最终导致双方对簿公堂。一时间,同人作品是否对原著作品构成著作权侵权引发人们热议,本文将对三组案例进行讨论,旨在探究不同程度借鉴原著的同人作品是否分别构成著作权侵权,寻求著作权侵权的边界所在,并提出对我国现阶段审判实务中的同人作品案件侵权认定的若干思考。本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创作动机,同人作品作为当下著作权领域热议的话题,在时代的转型的同时,同人作品的地位与曝光度也随之增强,近几年,关于同人作品侵权的案件也甚嚣尘上,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为实务中的相关案件提供思路与资料参考。正文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通过分析“《此间的少年》”同人作品一案,论述了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此案的判决进行了大胆的分析与预测,同时,以该案为切入点,对这一类——借用原著人物名称的同人作品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第二...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同人作品中思想与表达的分界
第一节 “《此间的少年》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件所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著作权法中“表达”的范围
一、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属于思想范畴
二、人物名称不应作为表达而受到保护
第三节 《此间的少年》借用的仅是金庸作品的思想
第二章 同人作品中表达实质性相似的认定
第一节 “《摸金校尉》案”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构成实质性相似的要素
一、认定实质性相似与抽象分离法
二、大量情节的延续构成实质性相似
第三节 “《摸金校尉》案”判决评析
第三章 同人作品中合理使用的认定
第一节 “《飘》案”与“《星际迷航》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同人作品对原作品的转换性使用
第三节 构成合理使用的其他考量因素
第四节 “《飘》案”判决评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同人志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 王星宇.华东政法大学 2015
[2]同人作品的知识产权冲突问题探讨[D]. 陆佳佳.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4422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同人作品中思想与表达的分界
第一节 “《此间的少年》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件所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著作权法中“表达”的范围
一、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属于思想范畴
二、人物名称不应作为表达而受到保护
第三节 《此间的少年》借用的仅是金庸作品的思想
第二章 同人作品中表达实质性相似的认定
第一节 “《摸金校尉》案”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构成实质性相似的要素
一、认定实质性相似与抽象分离法
二、大量情节的延续构成实质性相似
第三节 “《摸金校尉》案”判决评析
第三章 同人作品中合理使用的认定
第一节 “《飘》案”与“《星际迷航》案”及其中的问题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折射的问题
第二节 同人作品对原作品的转换性使用
第三节 构成合理使用的其他考量因素
第四节 “《飘》案”判决评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同人志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 王星宇.华东政法大学 2015
[2]同人作品的知识产权冲突问题探讨[D]. 陆佳佳.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4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7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