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责任及其入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5-10 06: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这一用语可以兼容"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为我国建立、完善环境责任制度铺就了民事基本法的基础。生态破坏责任兼具公法性质与私法性质。因其受害对象的特殊性、确定责任的复杂性、承担责任的迫切性与艰巨性,故以公法性质的责任为主要内容。其借助民事责任"外壳"的内容在民法典中有所规定,体现了环境时代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接纳生态破坏责任所做的制度创新。其全面入法,还需要环境法针对生态破坏确立预防责任、监管责任、社会责任,实现环境法与民法的衔接与协调。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破坏责任”与“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之辨析
二、环境法视角下的生态破坏责任
(一)生态破坏责任的特点及其在中外环境文件中确立的过程
(二)环境法针对生态破坏而设立的责任
三、民法视角下的生态破坏责任
(一)欧洲主要国家环境法与民法的各有侧重与相互配合
(二)法国《民法典》为修复生态确立的责任机制及其启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生态损害之民法构造及其启示——以损害概念之扩张为进路[J]. 李琳. 法治研究. 2020(02)
[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绿色规制限度研究——“公私划分”视野下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纳入民法典的异见[J]. 孙佑海,王倩.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9(05)
[3]《法国民法典》中生态损害修复规则之研究[J]. 刘骏. 现代法治研究. 2019(02)
[4]论生态损害的侵权责任构造——以损害拟制条款为进路[J]. 李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1)
[5]一步之遥:意大利环境“法规”与“法典”的距离[J]. 李钧. 中国人大. 2018(01)
[6]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模式探析——游走在公法与私法之间[J]. 李晨光.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7]论生态损害综合预防与救济的立法路径——以法国民法典侵权责任条款修改法案为借鉴[J]. 竺效. 比较法研究. 2016(03)
[8]环境损害责任与全球环境法的兴起[J]. 罗伯特 V.珀西瓦尔,杨朝霞,黄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9]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10]环境侵权的遗传与变异——论环境侵害的制度演进[J]. 吕忠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1)
本文编号:3178863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态破坏责任”与“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之辨析
二、环境法视角下的生态破坏责任
(一)生态破坏责任的特点及其在中外环境文件中确立的过程
(二)环境法针对生态破坏而设立的责任
三、民法视角下的生态破坏责任
(一)欧洲主要国家环境法与民法的各有侧重与相互配合
(二)法国《民法典》为修复生态确立的责任机制及其启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生态损害之民法构造及其启示——以损害概念之扩张为进路[J]. 李琳. 法治研究. 2020(02)
[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绿色规制限度研究——“公私划分”视野下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纳入民法典的异见[J]. 孙佑海,王倩.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9(05)
[3]《法国民法典》中生态损害修复规则之研究[J]. 刘骏. 现代法治研究. 2019(02)
[4]论生态损害的侵权责任构造——以损害拟制条款为进路[J]. 李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1)
[5]一步之遥:意大利环境“法规”与“法典”的距离[J]. 李钧. 中国人大. 2018(01)
[6]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模式探析——游走在公法与私法之间[J]. 李晨光.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7]论生态损害综合预防与救济的立法路径——以法国民法典侵权责任条款修改法案为借鉴[J]. 竺效. 比较法研究. 2016(03)
[8]环境损害责任与全球环境法的兴起[J]. 罗伯特 V.珀西瓦尔,杨朝霞,黄婧.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9]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10]环境侵权的遗传与变异——论环境侵害的制度演进[J]. 吕忠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1)
本文编号:3178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7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