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被遗忘权的确立

发布时间:2021-05-14 23:31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网络科技彻底的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种类和方式,网络在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互联网技术便利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还应该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的相关权益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当人们通过各种软件在网络上与别人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将大量个人信息数据上传到网络上,而网络后台空间又将这些个人信息数据进行了永久性的保存。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永久的保存将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公民将会被个人被信息所困扰,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发展。基于此,被遗忘权应运而生,被遗忘权这一概念率先被欧盟地区提出,并运用此概念审判了全世界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件,最终判决谷歌公司对有关信息数据链接进行删除。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我国有很多法律文件当中都存在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条,甚至有很多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被遗忘权精神的相关内容,《民法总则》当中也提出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但由于这种规定不成体系,甚至在各种法律文件之间相互冲突,造成我国法律体系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使得我国公民的被...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大数据时代下被遗忘权的基本理论
    (一)被遗忘权的含义
        1.被遗忘权的概念
        2.被遗忘权的特征
    (二)被遗忘权的性质
        1.被遗忘权法理分析
        2.被遗忘权为个人信息权
    (三)被遗忘权与相关权利的界别
        1.被遗忘权与隐私权
        2.被遗忘权与名誉权
        3.被遗忘权与自由权利
二、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确立被遗忘权的法律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下自然人权利保护存在缺陷
        1.数据化信息不安全
        2.网络公司与信息主体力量差距大
        3.个人信息保护过于片面
    (二)引入被遗忘权是解决大数据时代自然人权利保护的应然选择
        1.自然人对被遗忘权的需求增大
        2.符合产业发展趋势
三、大数据时代下我国被遗忘权的立法设计
    (一)立法模式
        1.统一立法模式
        2.分别立法模式
        3.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
    (二)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2.知情同意原则
        3.信息品质原则
    (三)权利结构
        1.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
        2.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
        3.被遗忘权的客体
        4.被遗忘权的内容
    (四)适用范围
        1.被遗忘权的适用情形
        2.被遗忘权适用的除外
    (五)权利的行使
        1.被遗忘权的行使方式
        2.被遗忘权行使的限制
    (六)权利救济
        1.侵害被遗忘权的行为
        2.承担侵害被遗忘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3.侵害被遗忘权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86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86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