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1-05-14 22:17
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是民法上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作为民事特别法的商标法上的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却鲜有人论及。基于民法与商标法的关系,在商标法未明文规定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情况下,法官能否类推适用民法中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制度保护商标法上的善意第三人?如果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果不能,为何?各法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一,进而导致了司法裁判的分歧。本文以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为研究对象,试图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经济分析法、法哲学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全面、系统的阐释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必要性、价值理念和特殊性,并参考域外经验结合我国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建立一种善意第三人取得商标权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制度。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共计四万余字。第一部分从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规范商标权转让秩序和繁荣商标权转让市场三个方面讨论了是否应当保护商标权转让中的善意第三人。本文认为,现行法对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采取的免除损害赔偿责任兼债权救济的保护模式仅保障了原本属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不致因他人的行为而流失,但并不足以保护善意第三人通过交易行为取得的新的利益,更不足以为商标权受让人提供一种确...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必要性
(一)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二)规范商标权转让秩序
(三)繁荣商标权转让市场
二、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价值理念
(一)交易安全
(二)公平理念
三、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特殊性
(一)商标权利属性的特殊性
(二)商标权公示的特殊性
四、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参考
(一)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考察
(二)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经验之参考
五、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律构造
(一)构成要件
(二)法律效果
六、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重构
(一)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现状
(二)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不足
(三)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见代理中的被代理人可归责性[J]. 朱虎. 法学研究. 2017(02)
[2]商标注册民事法律行为论[J]. 田晓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5)
[3]从工具到财产:商标观念的历史变迁[J]. 张惠彬. 知识产权. 2016(03)
[4]法治秩序的社会之维[J]. 庞正.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5]财产“秩序”or价值创造“效率”?—由“微信商标案”说开去[J]. 盛星宇. 科技与法律. 2015(05)
[6]法律行为制度中的积极信赖保护 兼谈我国民法典总则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杨代雄. 中外法学. 2015(05)
[7]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J]. 付子堂,胡夏枫. 法学研究. 2014(06)
[8]关于“交易安全理论”:批判、反思与扬弃[J]. 张凇纶. 法学评论. 2014(04)
[9]解构动产公示、公信原则[J]. 纪海龙. 中外法学. 2014(03)
[10]商标注册在商标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J]. 李明德. 知识产权. 2014(05)
博士论文
[1]物权公示效力论[D]. 蒋光辉.武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86428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必要性
(一)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二)规范商标权转让秩序
(三)繁荣商标权转让市场
二、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价值理念
(一)交易安全
(二)公平理念
三、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特殊性
(一)商标权利属性的特殊性
(二)商标权公示的特殊性
四、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参考
(一)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考察
(二)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域外经验之参考
五、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律构造
(一)构成要件
(二)法律效果
六、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重构
(一)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的现状
(二)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不足
(三)我国商标权转让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见代理中的被代理人可归责性[J]. 朱虎. 法学研究. 2017(02)
[2]商标注册民事法律行为论[J]. 田晓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5)
[3]从工具到财产:商标观念的历史变迁[J]. 张惠彬. 知识产权. 2016(03)
[4]法治秩序的社会之维[J]. 庞正.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5]财产“秩序”or价值创造“效率”?—由“微信商标案”说开去[J]. 盛星宇. 科技与法律. 2015(05)
[6]法律行为制度中的积极信赖保护 兼谈我国民法典总则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杨代雄. 中外法学. 2015(05)
[7]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J]. 付子堂,胡夏枫. 法学研究. 2014(06)
[8]关于“交易安全理论”:批判、反思与扬弃[J]. 张凇纶. 法学评论. 2014(04)
[9]解构动产公示、公信原则[J]. 纪海龙. 中外法学. 2014(03)
[10]商标注册在商标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J]. 李明德. 知识产权. 2014(05)
博士论文
[1]物权公示效力论[D]. 蒋光辉.武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86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8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