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3 08:21
虚拟现实技术(VR)已经广泛应用到博物馆领域,但是具有原始资源的公共性、场景的虚幻性特点的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是否能够受到版权法的规制尚存在着争议。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分为历史再现的虚拟现实场景和文物展览的虚拟现实场景两种。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可版权性,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承认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属于版权法保护的客体,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我国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文章来源】:博物馆管理. 2020,(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博物馆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特点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开发应用
(一)应用背景
(二)实践应用
1. 用于历史再现的虚拟现实场景
2. 用于文物展览的虚拟现实场景
三否认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视角的分析
(一)原始文物和史实资源的公共性和版权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不具有版权构成要件
四承认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视角的分析
(一)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版权是对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具备版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五中国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的反思
(一)赋予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版权的意义
(二)赋予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版权的操作方式考量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论纲[J]. 王丽颖,刁舜. 知识产权. 2019(10)
[2]论《欧盟版权指令》的改革举措及其借鉴——基于虚拟现实新业态产业的分析[J]. 韩赤风,刁舜. 电子知识产权. 2019(07)
[3]我国博物馆国际展览与文化传播研究[J]. 赵君香. 理论学刊. 2019(03)
[4]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展示与体验研究[J]. 王余烈,苏欣,田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03)
[5]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展示传播中的应用分析[J]. 任丽芬. 出版广角. 2019(02)
[6]论博物馆陈展的物质基础与职能功效[J]. 赵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02)
[7]中国博物馆数字资源传播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于奇赫. 中国博物馆. 2018(01)
[8]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J]. 王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9]中国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J]. 高红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2)
[10]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溯源与现实反思[J]. 史安斌.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24)
本文编号:3281715
【文章来源】:博物馆管理. 2020,(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博物馆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特点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开发应用
(一)应用背景
(二)实践应用
1. 用于历史再现的虚拟现实场景
2. 用于文物展览的虚拟现实场景
三否认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视角的分析
(一)原始文物和史实资源的公共性和版权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不具有版权构成要件
四承认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视角的分析
(一)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的版权是对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具备版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五中国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可版权性的反思
(一)赋予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版权的意义
(二)赋予博物馆虚拟现实场景版权的操作方式考量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论纲[J]. 王丽颖,刁舜. 知识产权. 2019(10)
[2]论《欧盟版权指令》的改革举措及其借鉴——基于虚拟现实新业态产业的分析[J]. 韩赤风,刁舜. 电子知识产权. 2019(07)
[3]我国博物馆国际展览与文化传播研究[J]. 赵君香. 理论学刊. 2019(03)
[4]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展示与体验研究[J]. 王余烈,苏欣,田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03)
[5]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展示传播中的应用分析[J]. 任丽芬. 出版广角. 2019(02)
[6]论博物馆陈展的物质基础与职能功效[J]. 赵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02)
[7]中国博物馆数字资源传播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于奇赫. 中国博物馆. 2018(01)
[8]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J]. 王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9]中国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J]. 高红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2)
[10]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溯源与现实反思[J]. 史安斌.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24)
本文编号:328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8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