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校园性骚扰侵权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18:16
  明确界定校园性骚扰的概念,是实现有效抵制校园性骚扰行为的必要前提。校园性骚扰发生的空间范围应当是在学校(包括实习单位)或者与教育相关机构或与教育有关的活动场所,被害者内心对于加害者实施的性骚扰行为是拒绝、抵触的,同时,加害者实施的行为应当是与“性”有关的。最终,该行为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或生活造成精神或者实质性的损害,或者使被侵害者的学习环境变得充满侵犯性。校园性骚扰可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分为交换型校园性骚扰和敌意环境型校园性骚扰。校园性骚扰作为侵权行为,侵权责任承担主体不仅应当包括直接行为人,而且作为直接行为人的管理者——学校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交换型校园性骚扰中,直接行为人的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构成要件包括过错、行为、因果关系以及损害结果,并承担直接责任;学校作为管理者,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构成要件是行为、损害结果以及因果关系,所需要承担的是替代责任,也有可能与直接实施者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在敌意环境型校园性骚扰中,直接行为人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以及责任形态与交换型性骚扰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学校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构成要件为过错、行为、因果关系以及损害结果,学校承担的是直接责任,同...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校园性骚扰的概念及内涵
    一、比较法上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
        (一)美国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
        (二)英国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
    二、我国关于校园性骚扰的界定
        (一)台湾理论界的界定
        (二)我国大陆理论界的界定
    三、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四、校园性骚扰中基本概念界定
        (一)校园性骚扰中的“校园”
        (二)校园性骚扰中的加害方与被侵害者
第二章 校园性骚扰的归责原则
    一、校园性骚扰直接行为人的过错原则
    二、校园性骚扰学校管理者的归责原则
        (一)交换型校园性骚扰的管理者无过错责任
        (二)敌意环境型性骚扰的管理者过错推定责任
第三章 校园性骚扰的构成要件
    一、直接行为人实施的校园性骚扰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校园性骚扰直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二)校园性骚扰行为的违法性
        (三)校园性骚扰行为的损害结果
        (四)校园性骚扰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二、校园性骚扰中学校管理者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第四章 校园性骚扰的责任形态分析
    一、校园性骚扰的侵权责任形态
        (一)直接行为人与学校管理者的单独责任形态
        (二)校园性骚扰的共同侵权责任形态
    二、行为人免责情形分析
第五章 美国、加拿大相关立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防治性骚扰立法的启示
    二、加拿大防治性骚扰立法的启示
第六章 构建校园性骚扰防范机制的立法建议
    一、落实有关校园性骚扰行为的立法理念
    二、完善有关校园性骚扰行为的立法体系
        (一)对校园性骚扰侵权行为进行概念界定
        (二)明确学校在校园性骚扰中的责任
        (三)合理分配校园性骚扰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举证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性骚扰事件救济制度研究[J]. 聂紫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2)
[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的立法进展与完善[J]. 杨立新.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2)
[3]“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J]. 任海涛,孙冠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4]浅析规制职场性骚扰的必要性[J]. 朱佳文.  法制与社会. 2017(31)
[5]校园性骚扰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 刘司墨.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4)
[6]话语建构与性骚扰刑事对策的本土之维[J]. 赵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高校性骚扰:特征、现状、成因与应对机制——以女研究生为重点的实证分析[J]. 李佳源,方苏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8)
[8]美国校园性骚扰事件的法律规制[J]. 陶夏.  教育学术月刊. 2015(08)
[9]美国对教师骚扰未成年女生案件的调查与处理[J]. 吴亮.  比较教育研究. 2014(03)
[10]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侵权构成模式——以“民事权益”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为中心[J]. 曹险峰.  法学研究. 2013(06)

博士论文
[1]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 赵合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职场性骚扰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研究[D]. 刘秀芬.燕山大学 2010
[2]性骚扰法律界定研究[D]. 王鑫.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06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06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