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发明创造保护立法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23:3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欣欣向荣,展现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时代。在这新时代下,国际贸易从有形货物的贸易,转变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中知识产权贸易,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中,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非专利莫属。专利逐渐成为推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资源之一。为了国际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本国的发明创造保护的权利不受侵害,多国联合订立了《巴黎公约》,在公约中要求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且各国可以自己在国内立法。各国根据自己的国内背景和本国发展水平,结合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各自的独特性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发明创造的立法模式。各国立法模式的不同是导致一件发明创造在各个国家申请专利时遇到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问题的发生,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研究各国立法模式。我国《专利法》目前处于第四次修改过程中,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改变现有立法模式,促进发明创造保护的观点。同时,因为科技发展迅速,我国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已经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曾经的模式是否仍适合现在的国情,有待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的国家的立法模式的考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到各国各自的特点,分析...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历史研究法
第2章 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概述
    2.1 发明创造的涵义
        2.1.1 发明的涵义
        2.1.2 实用新型的涵义
        2.1.3 外观设计的涵义
    2.2 发明创造保护的涵义
    2.3 立法模式
        2.3.1 立法模式的涵义
        2.3.2 立法模式的类型
第3章 国外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
    3.1 德国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
    3.2 英国的发明创造保护立法模式
    3.3 美国保护发明创造的立法模式
    3.4 日本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
    3.5 巴西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
    3.6 印度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发明创造保护的立法模式的考察
    4.1 我国发明创造法律保护的历史演进
    4.2 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
    4.3 我国发明创造保护立法模式选择的意义
    4.4 我国发明创造保护混合立法模式带来的问题
        4.4.1 外观设计与发明创造联系不紧密
        4.4.2 权利人申请负担重
        4.4.3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第5章 关于我国发明创造保护立法模式的建议
    5.1 将发明和实用新型仍规定于《专利法》,对外观设计单独立法
        5.1.1 外观设计单独立法可行性
        5.1.2 外观设计单独立法的意义
    5.2 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均单独立法保护
        5.2.1 实用新型单独立法可行性
        5.2.2 实用新型单独立法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保护发明创造立法和政策文献分析——从《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J]. 冯晓青,刘成军.  南都学坛. 2013(01)
[2]浅谈巴西专利制度对化学领域专利申请的特殊要求[J]. 董文倩.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05)
[3]三种外观设计保护模式之比较[J]. 杜蓓蕾,程万华.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11)
[4]世界各国实用新型法的创新和本源[J]. 冯媛媛.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10)
[5]加强对方法发明的专利保护[J]. 沈尧曾.  工业产权. 1988(03)
[6]我国专利法的特色[J]. 汤宗舜.  工业产权. 1988(02)
[7]我国专利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 董立坤.  中国法学. 1984(02)

博士论文
[1]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中国专利激增:区域差异、驱动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 谭龙.北京理工大学 2015
[3]外观设计法体系化研究[D]. 芮松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4]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 邹琳.湘潭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D]. 于靖韵.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制度问题研究[D]. 段培思.中国矿业大学 2018
[3]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专利授权条件比较研究[D]. 高健.中南民族大学 2018
[4]外观设计保护模式的选择[D]. 党洁茹.北京邮电大学 2018
[5]论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D]. 马铭泽.中央民族大学 2017
[6]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专利商业化政策研究[D]. 魏双双.华南理工大学 2016
[7]外观设计立法模式完善研究[D]. 赵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6
[8]新中国专利制度演进探究[D]. 梁兵兵.重庆大学 2015
[9]美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 邢怀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10]中美专利标注规则比较研究[D]. 杨喆.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5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25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