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赔偿损失的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21-10-13 22:31
  司法实践中,通常因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应当招标而未招标或中标无效、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情形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相较于普通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的处理颇为棘手,相关赔偿损失的认定更是复杂,一直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通过检索发现,认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案件中,部分放弃主张赔偿损失,而主张赔偿赔损的案件中,大部分仅主张工程款利息,鲜有案件主张工期延误、停工等损失,且支持率较低。当事人往往很难证明实际损失的发生及具体数额,导致其权利救济落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对损失大小的确定指引了参考因素,赋予人民法院自由裁量权,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统一裁判尺度难度较大。本文试图结合司法审判实践,分析司法实践的困境,梳理赔偿损失认定思路,以期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损失认定标准的统一性有所裨益,最大限度保障好、平衡好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实证考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赔偿责任审理困境
    (一)2019年上海法院审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概况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损失认定难点
二、逻辑解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赔偿损失的性质与范围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损失的请求权基础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损失的范围界定
三、进路探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赔偿损失裁判思路
    (一)主张赔偿损失的举证责任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原则
    (二)参照原合同约定确定损失大小
    (三)衡量导致无效合同的原因及过错
    (四)损失与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编号:3435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35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