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10-16 15:45
  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传播,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与日俱增。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著作权侵权责任制度难以妥善适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此,如何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保障互联网领域的相对自由,平衡社会公共利益成为值得讨论的课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领域的立法和司法现状,梳理了我国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围绕司法案例中关于条款适用顺序、网络服务提供者分类、主观构成要件的成立以及“避风港规则”等方面引发的争议,提出相关立法及司法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域外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相关制度进行分析,重点参考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分析了域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分类规制、归责原则的适用、免责条件的明确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在借鉴外国立法及司法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和相关立法层面的有效性适用。对于相关制度完善与著作权管理方式的创新探索,不仅有利于保障著作权人和网络用户的个人利益,更具有引导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概述
    第一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的内涵
        一、著作权间接侵权概念的提出
        二、网络服务提供著作权间接侵权的概念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
        一、从收益与风险的角度探讨合理性
        二、从损害控制的角度探讨合理性
        三、社会成本的角度探讨合理性
    第三节 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功能性
        一、在保障个体著作权方面发挥的作用
        二、在调节整体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四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独立性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的表现
        二、间接侵权责任与共同侵权责任的区分
        三、间接侵权责任与替代侵权责任的区分
第二章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现状
    第一节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条款适用顺序不明确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分类不清晰
        三、主观要件“知道”含义不明晰
        四、著作权法“避风港”规则不全面
    第三节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领域相关司法争议
        一、围绕条款适用顺序引发的争议
        二、围绕网络服务提供者分类引发的争议
        三、围绕主观要件“知道”引发的争议
        四、围绕著作权法“避风港”引发的争议
第三章 域外国家地区经验介绍与评析
    第一节 各国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实践
        一、美国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实践
            (一)立法层面
            (二)司法实践层面
        二、欧盟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实践
        三、英国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实践
        四、日本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实践
    第二节 域外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启示
        一、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分类规制
        二、规则原则的适用
        三、明确免责条件
第四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明确间接侵权责任规则条款适用
    二、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分类分责
        (一)审查与注意义务
        (二)行业共同义务
    三、明晰主观要件“知道”标准
    四、明晰“避风港”规则中“通知”标准
    五、通过司法解释细化《民法典》相关条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兼评“小程序”与“阿里云”案[J]. 张一泓.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2]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定性与责任建构——兼评阿里云服务器案[J]. 毕文轩.  电子知识产权. 2020(02)
[3]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合规义务研究——基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J]. 贾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通知—移除”规则的应然定位与相关制度构造[J]. 周学峰.  比较法研究. 2019(06)
[5]网络著作权间接侵权规则的制度重构[J]. 朱开鑫.  法学家. 2019(06)
[6]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移植与变异[J]. 朱冬.  中外法学. 2019(05)
[7]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的体系纠正[J]. 宁园.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8]论《侵权责任法》网络侵权“知道规则”的适用[J]. 沈森宏.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10)
[9]论电商平台专利侵权中有效通知的法律要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第83号指导案例[J]. 武善学.  知识产权. 2018(01)
[10]网络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注意义务的设定[J]. 司晓.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研究[D]. 朱开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论网络服务商的间接侵权责任[D]. 黄纪武.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避风港”规则研究[D]. 边琳琳.西南政法大学 2010
[3]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 曹源.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40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40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