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的公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1-11-10 02:54
人格权制度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探索、确认到保护,特别近现代以来,利用法律的手段对人格权予以保护,整个过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对人格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和普遍做法。同样的,人格权法在中国现代法治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格权维护着人作为社会主体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从人格权的内容看,其保护了人的自由、尊严以及安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国家更加安定团结。近现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中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发展几乎是每日更新变化,同样的,对人格权的认知和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格权的保护体系由公法和私法共同构成,时代赋予了人格权新的丰富内容和外延的同时,也为现代人格权法律制度设计和人格权法律保护带来挑战。应对人格权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需从人格权保护的价值取向、模式选择、结构内容等层面入手,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人格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快推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完善。人格权的保护包括私法和公法的两层保护,私法中的人格权保护已经较为完善,是以...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必要性及要求分析
(一)人格权的涵义及人格权的私法保护
1.人格
2.人格权
3.人格权的私法保护
(二)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1.私法保护的不足
2.公权力侵犯人格权
3.公权力侵权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三)公法保护的要求
二、人格权公私法保护的分工与协调
(一)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二)人格权私法保护和公法保护之比较与分工
1.公私法保护的不同
2.公私法保护的分工
(三)人格权保护的原则
1.以私法保护为主
2.公法和私法协同保护
(四)公法保护的最终目的——保障私法自由
三、人格权公法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人格权公法保护的现行立法
1.宪法保护
2.刑法保护
3.行政法保护
4.其他
(二)我国人格权公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宪法上权利救济渠道缺失
2.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国家赔偿制度不完善
4.公法文化中人格权理念淡薄
四、对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建议
(一)构建宪法权利诉讼制度
(二)完善刑事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三)完善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四)形成监督机制、树立人格权意识
1.公权力机关内部形成监督机制
2.提升公民人格权理念,形成外部监督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宪法人格权到公法人格权——人格权研究的范式重塑与制度展开[J]. 黎桦. 社会科学. 2018(01)
[2]身份性人格权初论[J]. 黎桦. 理论月刊. 2017(06)
[3]人的尊严的宪法保护[J]. 李累.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4)
[4]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区分及宪法对民法的影响[J]. 于飞. 法学研究. 2008(05)
[5]论我国公民人格权的公法保护[J]. 毛昊星.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6]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 徐国栋.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01)
[7]再论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兼论物文主义的技术根源[J]. 徐国栋. 法学. 2007(04)
[8]公法之治与人格尊严之保障[J]. 孙丽华,张海汉. 茂名学院学报. 2007(02)
[9]人格与人格权关系辨析[J]. 张长青,温泉. 学习与探索. 2006(02)
[10]国家赔偿与人格尊严[J]. 姜裕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论公法中的人格权[D]. 杜慧谦.山东大学 2010
[2]人格尊严之宪法保护论[D]. 韩立丽.黑龙江大学 2008
[3]论公民人格权的双栖性[D]. 耿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486429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必要性及要求分析
(一)人格权的涵义及人格权的私法保护
1.人格
2.人格权
3.人格权的私法保护
(二)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1.私法保护的不足
2.公权力侵犯人格权
3.公权力侵权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三)公法保护的要求
二、人格权公私法保护的分工与协调
(一)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二)人格权私法保护和公法保护之比较与分工
1.公私法保护的不同
2.公私法保护的分工
(三)人格权保护的原则
1.以私法保护为主
2.公法和私法协同保护
(四)公法保护的最终目的——保障私法自由
三、人格权公法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人格权公法保护的现行立法
1.宪法保护
2.刑法保护
3.行政法保护
4.其他
(二)我国人格权公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1.宪法上权利救济渠道缺失
2.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国家赔偿制度不完善
4.公法文化中人格权理念淡薄
四、对人格权公法保护的建议
(一)构建宪法权利诉讼制度
(二)完善刑事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三)完善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四)形成监督机制、树立人格权意识
1.公权力机关内部形成监督机制
2.提升公民人格权理念,形成外部监督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宪法人格权到公法人格权——人格权研究的范式重塑与制度展开[J]. 黎桦. 社会科学. 2018(01)
[2]身份性人格权初论[J]. 黎桦. 理论月刊. 2017(06)
[3]人的尊严的宪法保护[J]. 李累.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4)
[4]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区分及宪法对民法的影响[J]. 于飞. 法学研究. 2008(05)
[5]论我国公民人格权的公法保护[J]. 毛昊星.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6]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 徐国栋.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01)
[7]再论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兼论物文主义的技术根源[J]. 徐国栋. 法学. 2007(04)
[8]公法之治与人格尊严之保障[J]. 孙丽华,张海汉. 茂名学院学报. 2007(02)
[9]人格与人格权关系辨析[J]. 张长青,温泉. 学习与探索. 2006(02)
[10]国家赔偿与人格尊严[J]. 姜裕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论公法中的人格权[D]. 杜慧谦.山东大学 2010
[2]人格尊严之宪法保护论[D]. 韩立丽.黑龙江大学 2008
[3]论公民人格权的双栖性[D]. 耿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486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8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