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21:35
  我国对于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没有一般性立法规定,而是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通过对近年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制度存在三个典型问题,在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是否应当承担作为义务、不动产权利人对侵入者是否应当承担作为义务以及未成年进入者作为义务标准方面存在问题与争议。对于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是否应承担安全作为义务,分歧的焦点在于安全保障义务,反对者认为课加义务会限制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物权的行使与人际交往,且对其有失公平。肯定者认为课加义务可以解决处理私人不动产违反作为义务侵权案件时无法可依的困境。事实上,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符合危险控制理论与信赖关系理论,而且有利于人权保障与公平正义,同时可以解决相关司法困境。不过,基于利益平衡,可以将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的履行对象限制为合法进入者与未成年人,适用《侵权法》第37条的标准,避免对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的苛求。对于不动产权利人是否对侵入者承担作为义务,肯定者认为侵入者的身份不应成为不动产权利人的免责事由,反对者认为侵入者的侵入行为违法因此不应受法律保护。基于侵入者身份的多元性,构建身份区分原...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我国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立法现状
        1.《侵权责任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
        2.《人身损害赔偿法》中义务主体与范围的扩大
        3.其他不动产所有人作为义务之规定
    (二)违反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典型司法案例
        1.未经许可进入私人场所案
        2.未经许可进入公共场所案
        3.未成年人进入不动产场所案
    (三)相关案例司法表现反映的法律问题
        1.对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是否纳入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主体存在争议
        2.不动产权利人对侵入者承担侵权损害赔偿存在争议
        3.对未成年侵入者案件处理缺乏处理标准
二、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
    (一)私人场所不动产的界定与范围
        1.私人场所不动产的功能性界定
        2.私人场所包括自然人住宅土地和公共场所的非经营区域
    (二)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是否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争议
        1.否定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观点
        2.肯定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观点
    (三)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纳入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1.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符合危险控制理论
        2.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符合信赖关系理论
        3.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有利于人权保障与公平正义
        4.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可以缓解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困境
    (四)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标准
        1.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履行对象限制为合法进入者与非法进入的未成年人
        2.私人场所不动产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标准与公共场所统一
三、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身份区分原则
    (一)构建身份区分原则的必要性分析
        1.构建身份区分原则可以解决对侵入者是否承担作为义务的分歧
        2.构建身份区分原则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原则
    (二)普通法上三分法身份区分原则存在的问题
        1.普通法上三分法身份区分原则的严格区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后果
        2.普通法上三分法身份区分原则不满足司法实践的变化趋势
        3.普通法上三分法身份区分原则会导致司法资源浪费
    (三)普通法上二分法区分原则的问题
        1.普通法身份区分原则对侵入者分类复杂导致司法效率降低
        2.普通法上身份区分原则与我国不作为侵权处理体系不相容
    (四)我国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三分法身份区分原则的构建
        1.将不动产进入者身份区分为合法进入者、善意侵入者和恶意侵入者
        2.不动产权利人对合法进入者与善意侵入者承担统一的作为义务
        3.不动产权利人对恶意侵入者承担最低限度的作为义务
        4.不动产权利人对合法进入者作为义务的特殊规则
四、不动产权利人对未成年进入者作为义务特殊标准
    (一)对未成年人进入者采取特殊标准必要性分析
        1.对未成年人进入者适用特殊标准符合立法要求
        2.未成年人进入者更易陷入不动产环境内的危险
        3.不动产权利人对不动产的控制更便于保护单独未成年进入者
    (二)不动产权利人作为义务对未成年进入者特殊标准构建
        1.不动产权利人对合法进入的未成年人的作为义务
        2.不动产权利人对未成年侵入者的作为义务应与合法进入者相同
        3.不动产权利人对未成年进入者作为义务特殊标准应以年龄为限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侵权法中作为义务的认定机制[J]. 张玉东.  法学论坛. 2018(04)
[2]司法视角下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认定标准重构[J]. 刘三洋,朱孟超.  科学中国人. 2017(05)
[3]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义务探析——以未成年人溺亡为视角[J]. 邾立军.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02)
[4]论不动产权利人之作为义务——美国《侵权法第三次重述》新动向之启示[J]. 杨垠红.  法学论坛. 2013(03)
[5]安全保障义务的新界定[J]. 杨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6]安全保障义务义务主体的研究[J]. 徐洪会,贾堃.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3)
[7]论安全保障义务人范围的界定[J]. 谭丽娜.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3)
[8]我国安全保障义务主体制度的分析及完善[J]. 何政金.  知识经济. 2011(02)
[9]作为义务: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J]. 陈兴良.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03)
[10]论私人场所所有人对进入者之安全保障义务[J]. 杨垠红,李良雄.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不动产控制人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D]. 刘小鹏.西南政法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95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95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