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4:12
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成为新时代我国必须应对的一大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一目标任务对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责任要求。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提供了宪法保障。然而我国在构建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态利益损害赔偿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生态利益损害赔偿问题主要依靠侵权责任法,并通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路径进行救济,但是由于侵权责任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生态利益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如请求权主体范围存在局限性、损害赔偿范围狭隘、...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民事利益理论结构图??
:第二节放宽对请求权主体的条件限制,并明确起诉顺位??如前所述,请求权主体范围的局限性是制约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一大瓶颈,因为启动诉讼程序,首先要有适格的诉讼主体,因此适格的主体是保证案件能够得以??顺利进入审判程序的前提和基础。诚然,生态利益具有公共属性,然而笔者认为,生态利益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利益,它是众多个体私益的集合体,因此它既表现出公众对公共利益的共享性,又??掺杂着个体利益的自我使用性。笔者试图以《方案》中关于“赔偿权利人”的规定为基础,以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J]. 代静,王小燕,杜文强. 环境保护科学. 2019(02)
[2]生态环境修复和替代性修复的概念辨正——基于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J]. 王小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对象的分析[J]. 陈爱武,姚震宇. 法律适用. 2019(01)
[4]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我国生态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之构建[J]. 马腾. 法商研究. 2018(02)
[6]国内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经验及启示[J]. 邓林,李冰,王向华. 环境与发展. 2017(10)
[7]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J]. 康京涛.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8]论私权语境下的生态权[J]. 宁清同. 求索. 2017(05)
[9]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J]. 侯佳儒. 法学论坛. 2017(03)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J]. 吕忠梅. 法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生态权研究[D]. 王开宇.吉林大学 2012
[2]生态物权研究[D]. 陈文.黑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 张冲.河北科技大学 2018
[2]美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石蕊.浙江农林大学 2017
[3]恢复原状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研究[D]. 苑美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生态法治视野下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 何蓓.吉林财经大学 2017
[5]侵权损害完全赔偿原则限制适用研究[D]. 代凤凤.华中科技大学 2017
[6]我国公民个人提起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探究[D]. 谢婷婷.内蒙古大学 2016
[7]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 袁诚.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论纯粹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D]. 谢婷.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生态利益损害的侵权责任法救济研究[D]. 刘冰冰.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分析[D]. 许文聪.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6540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民事利益理论结构图??
:第二节放宽对请求权主体的条件限制,并明确起诉顺位??如前所述,请求权主体范围的局限性是制约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一大瓶颈,因为启动诉讼程序,首先要有适格的诉讼主体,因此适格的主体是保证案件能够得以??顺利进入审判程序的前提和基础。诚然,生态利益具有公共属性,然而笔者认为,生态利益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利益,它是众多个体私益的集合体,因此它既表现出公众对公共利益的共享性,又??掺杂着个体利益的自我使用性。笔者试图以《方案》中关于“赔偿权利人”的规定为基础,以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J]. 代静,王小燕,杜文强. 环境保护科学. 2019(02)
[2]生态环境修复和替代性修复的概念辨正——基于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J]. 王小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对象的分析[J]. 陈爱武,姚震宇. 法律适用. 2019(01)
[4]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我国生态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之构建[J]. 马腾. 法商研究. 2018(02)
[6]国内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经验及启示[J]. 邓林,李冰,王向华. 环境与发展. 2017(10)
[7]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J]. 康京涛.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8]论私权语境下的生态权[J]. 宁清同. 求索. 2017(05)
[9]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J]. 侯佳儒. 法学论坛. 2017(03)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J]. 吕忠梅. 法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生态权研究[D]. 王开宇.吉林大学 2012
[2]生态物权研究[D]. 陈文.黑龙江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 张冲.河北科技大学 2018
[2]美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石蕊.浙江农林大学 2017
[3]恢复原状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研究[D]. 苑美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生态法治视野下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 何蓓.吉林财经大学 2017
[5]侵权损害完全赔偿原则限制适用研究[D]. 代凤凤.华中科技大学 2017
[6]我国公民个人提起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探究[D]. 谢婷婷.内蒙古大学 2016
[7]生态利益损害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 袁诚.湖南师范大学 2016
[8]论纯粹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D]. 谢婷.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生态利益损害的侵权责任法救济研究[D]. 刘冰冰.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分析[D]. 许文聪.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6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0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