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标财产化的负面效应及其化解

发布时间:2021-11-22 06:43
  商标本为一种用于区别来源的工具。然而,现代商标法将之财产化,并采用民法财产权体系中的绝对权保护模式。绝对权的认知结构预设着强有力的私权保护,这为商标权的强化和扩张埋下了种子。商标财产化的理论基础脆弱,经典的自然权利理论、现代的法经济学理论以及商誉论和广告功能保护论都无法为商标财产权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商标财产化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在我国还呈加剧之势,有必要予以纠正。在认知上,需要打破绝对权理念之拘束。在实践中,停止侵害的禁令救济的绝对化适用需加以纠正;混淆之扩张需谨慎对待,以反击"财产论"对"混淆论"的挤压。此外,还需提升商标性使用的地位,使其扮演商标法"守门人"角色,以期对商标财产权的不断扩张进行约束和限制。 

【文章来源】:法学评论. 2020,3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商标财产化的理论困惑
    (一)自然权利理论
    (二)商誉论
    (三)广告功能保护论
    (四)查找成本理论
    (五)小结
三、商标财产化的负面效应
    (一)根源:绝对权理念
        1.绝对权的本质特征
        2.绝对权的制度架构
        3.绝对权认知结构的副作用
    (二)绝对权救济模式之无限制适用
    (三)商标权的扩张:“财产论”不断挤压“混淆论”
        1.关联关系混淆:商标财产权排他性效力的扩张
        2.反向混淆:注册商标财产权的再次强化
四、走出商标财产化的误区
    (一)不受绝对权理念之拘束
    (二)停止侵害的绝对权救济之限制
    (三)反击“财产论”对“混淆论”的挤压
        1.谨慎对待混淆类型之扩张
        2.寻求“混淆可能性”的客观判断方法
    (四)“商标性使用”对商标财产权的限制和约束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法典》设立知识产权编的合理性[J]. 刘春田.  知识产权. 2018(09)
[2]《民法总则》“知识产权条款”的评析与展望[J]. 冯晓青.  法学评论. 2017(04)
[3]财产权的类型化、体系化与法典化——以《民法典(草案)》为研究对象[J]. 吴汉东.  现代法学. 2017(03)
[4]版权禁令救济无限制适用的反思与调适[J]. 杨红军.  法商研究. 2016(03)
[5]商标、商标权与市场竞争——商标法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新探[J]. 李明德.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5)
[6]知识产权“入典”与民法典“财产权总则”[J]. 吴汉东.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4)
[7]影视节目名称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J]. 张丹丹.  当代法学. 2015(01)
[8]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J]. 王太平.  法学研究. 2014(06)
[9]商标权正当性自然法维度的解读——兼对中国《商标法》传统理论的澄清与反思[J]. 黄汇.  政法论坛. 2014(05)
[10]构成关联关系混淆侵犯商标权的条件[J]. 祝建军.  人民司法. 2014(12)



本文编号:3511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11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