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借记卡盗刷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01:45
  借记卡作为新型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了现金支付,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方式。这极大得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盗刷风险也随之而来。借记卡盗刷行为一般表现为第三人利用真卡或者伪卡对持卡人所有的借记卡内资金进行取现或消费。这种行为不仅使持卡人遭受到损失,更妨碍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受到打击和遏制。但我国近年来借记卡盗刷案件却与日俱增,且纠纷矛盾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这是因为在借记卡盗刷案件中,由于我国现今立法的缺失与法官具有很大裁量权,导致司法审判结果很不一致,甚至有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出现。聚焦我国对借记卡盗刷案的司法审判现状,发现存在司法裁判标准不统一、银行与持卡人间关系不明确、借记卡内存款的所有权归属不明、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混淆、适用先刑后民原则不确定这些问题。要想解决司法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只能先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所以本文在对借记卡盗刷行为进行概述和对司法审判现状进行分析后,首先厘清了借记卡盗刷中最关键的主体为银行与持卡人。两者成立储蓄合同关系,储蓄合同应被认定为特殊的有偿借贷合同,借记卡中的存款所有权归银行所有。其次,盗刷行为发生后持卡人是基于违约行为起诉银行要求履行全部给付义务,对此...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借记卡盗刷概述
    2.1 借记卡盗刷的概念
    2.2 借记卡盗刷的主要分类
        2.2.1 真实借记卡盗刷
        2.2.2 伪造借记卡盗刷
    2.3 借记卡盗刷的原因分析
        2.3.1 银行有关方面的不足
        2.3.2 盗刷人手段的多样化
        2.3.3 持卡人普遍缺乏警惕意识
        2.3.4 相关立法滞后
第3章 借记卡盗刷的司法现状
    3.1 纵向上趋势分析
    3.2 横向上类型化分析
第4章 法院审理借记卡盗刷案件时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针对性法律指导
    4.2 持卡人与发卡行的法律关系混乱
    4.3 借记卡内存款的所有权归属不明
    4.4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混淆
    4.5 是否采用“先刑后民”原则
第5章 借记卡盗刷的主要民事法律关系
    5.1 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
    5.2 银行与持卡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5.3 账户内存款所有权归银行
第6章 借记卡盗刷的民事法律责任构建
    6.1 明确持卡人与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6.2 借记卡盗刷中受损方为银行
    6.3 严格区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6.4 持卡人有权要求银行履行全部给付义务
        6.4.1 持卡人选择违约之诉
        6.4.2 银行有还本付息的义务
        6.4.3 银行无权以任何理由拒不给付
        6.4.4 格式合同中银行的免责条款无效
    6.5 侵权之诉中持卡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责任
        6.5.1 持卡人未尽到法定义务侵犯到银行财产所有权
        6.5.2 该侵权行为适用过错原则
        6.5.3 持卡人与银行责任承担的分类
    6.6 借记卡盗刷案不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6.6.1 先刑后民原则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
        6.6.2 借记卡盗刷案件不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推进银行卡产业健康稳定发展[J]. 潘光伟.  中国信用卡. 2018(01)
[2]银行卡纠纷疑难问题研究[J]. 张雪楳.  法律适用. 2015(03)
[3]个人金融IC卡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研究[J]. 闻志刚.  金融经济. 2015(02)
[4]债法视角下的信用卡冒用损害责任[J]. 杨立新,王玲芳.  求是学刊. 2015(01)
[5]从银行卡被“盗刷”看我国存款人保护的问题[J]. 徐林杉.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0)
[6]作为种类物之货币“占有即所有”无例外吗——兼论信托与捐赠财产的法律性质[J]. 李锡鹤.  法学. 2014(07)
[7]伪卡盗刷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J]. 吴朝平.  金融电子化. 2014(05)
[8]银行卡非授权交易中的损失分担机制[J]. 彭冰.  社会科学. 2013(11)
[9]论银行存款的所有权归属[J]. 高靖靖.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3(10)
[10]伪银行卡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和民事责任承担[J]. 彭建华,潘锋,李学辉.  法治论坛. 2013(02)

硕士论文
[1]银行卡伪造盗刷纠纷中的民事责任研究[D]. 苗鑫.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借记卡盗刷的民事责任研究[D]. 施燕丽.暨南大学 2015
[3]银行卡被克隆盗刷的过错归责问题研究[D]. 安璐.西南财经大学 2013
[4]借记卡存款冒领的银行责任研究[D]. 何瑞东.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5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25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