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7:36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小学频繁发生,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身心健全发展、智力知识迅速提升的时期。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受害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法规,只有两个为了防治校园欺凌行为而颁布的规定性文件(《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只能参考分散在多部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致使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追究存在诸多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惩罚实施欺凌行为的中小学生,救济受欺凌学生的人身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在目前校园欺凌领域立法空白,法制体系缺失的状态下,研究校园欺凌法律责任尤为重要。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明本文选题的缘由和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指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明晰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核心概念。第二部分:校园欺凌法律责任概述。首先通过比较校园欺凌行为和校园暴力行为,界定校园欺凌的内涵。其次依据校园欺凌的性质和特征,阐述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主体和法...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
(一)校园欺凌概念界定
(二)法律责任概念界定
五、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理论述要
一、校园欺凌内涵界定
(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辨析
(二)校园欺凌的特征与性质
(三)校园欺凌的表现类型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类别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主体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类别
第三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
(一)校园欺凌行为主体的可归责性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可致害性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依据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行法律规定
第四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困境
(一)法律责任承担主体单一
(二)法律责任承担的形式过于简单
(三)责任追究的程度上过于强调从轻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困境成因分析
(一)认识上偏差与不足
(二)法律制度建设上滞后与不健全
第五章 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一)双向保护原则
(二)公平责任原则
二、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措施
(一)提升相关主体观念
(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三)明确责任主体及责任形式
(四)强化保障监督,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校园欺凌立法治理体系:现状、特点与借鉴——基于七个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J]. 黄明涛.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6)
[2]美国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 廖婧茜,靳玉乐. 教育科学. 2017(05)
[3]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报道的伦理反思[J]. 陈新平,李堃. 新闻战线. 2017(11)
[4]校园霸凌事件舆情传播特点分析——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J]. 唐嘉仪. 新媒体研究. 2017(05)
[5]“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
[6]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 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3)
[7]未来班级场域发展:从割裂走向连接的课程建构[J]. 张祥兰.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2)
[8]农村寄宿制学校同伴侵害对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黄晓婷,吴方文,宋映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9]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 姚建龙.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1)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防治研究[J]. 宋雁慧.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1)
硕士论文
[1]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 张琼.重庆师范大学 2014
[2]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D]. 周亚平.兰州大学 2012
[3]青少年越轨行为之分析[D]. 蒋佳瑜.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论犯罪与刑罚》中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D]. 李广.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6015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
(一)校园欺凌概念界定
(二)法律责任概念界定
五、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理论述要
一、校园欺凌内涵界定
(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辨析
(二)校园欺凌的特征与性质
(三)校园欺凌的表现类型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类别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主体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类别
第三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
(一)校园欺凌行为主体的可归责性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可致害性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依据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行法律规定
第四章 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现实困境
(一)法律责任承担主体单一
(二)法律责任承担的形式过于简单
(三)责任追究的程度上过于强调从轻
二、校园欺凌法律责任困境成因分析
(一)认识上偏差与不足
(二)法律制度建设上滞后与不健全
第五章 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一)双向保护原则
(二)公平责任原则
二、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责任措施
(一)提升相关主体观念
(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三)明确责任主体及责任形式
(四)强化保障监督,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校园欺凌立法治理体系:现状、特点与借鉴——基于七个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J]. 黄明涛.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6)
[2]美国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 廖婧茜,靳玉乐. 教育科学. 2017(05)
[3]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报道的伦理反思[J]. 陈新平,李堃. 新闻战线. 2017(11)
[4]校园霸凌事件舆情传播特点分析——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J]. 唐嘉仪. 新媒体研究. 2017(05)
[5]“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
[6]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 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3)
[7]未来班级场域发展:从割裂走向连接的课程建构[J]. 张祥兰.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2)
[8]农村寄宿制学校同伴侵害对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黄晓婷,吴方文,宋映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9]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 姚建龙.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1)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校园暴力防治研究[J]. 宋雁慧.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1)
硕士论文
[1]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 张琼.重庆师范大学 2014
[2]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D]. 周亚平.兰州大学 2012
[3]青少年越轨行为之分析[D]. 蒋佳瑜.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论犯罪与刑罚》中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D]. 李广.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6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4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