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00:20
  在整个民法体系中,诉讼时效制度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由于诉讼时效制度是舶来品,所以我国在制定《民法总则》中关于诉讼时效制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参照的是德国等一些先进国家的立法。我国自从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以来,从一开始我国学术领域直接引用前苏联关于诉讼时效相关内容,到之后我国学术界根据自己的国情对诉讼时效制度进行研究和讨论,寻求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适用的诉讼时效制度。而在实践领域中,诉讼时效制度适用后,平衡了权利人、义务人和第三人间的利益关系,对稳定社会交易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在时效制度中又是其最基本的问题,是研究时效其他问题的前提。所以将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使我们对诉讼时效有更深入的了解。全文除结语之外,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部分首先讲述的是时效以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概念,使我们对诉讼时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次对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效力的立法模式进行讨论,主要包括实体权利消灭主义、诉权消灭主义和抗辩权发生主义三种立法模式,以及我国《民法总则》中对我国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立法模式的选择;最后通过对诉讼时效立法目的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此来论证立法目的对其适用...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时效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概述
    1.1 时效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含义
        1.1.1 时效及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概念
        1.1.2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与“诉讼时效客体”之辨
    1.2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效力的不同立法
        1.2.1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效力的立法模式
        1.2.2 不同立法模式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的影响
    1.3 诉讼时效立法目的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关系
        1.3.1 适用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
        1.3.2 诉讼时效立法目的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关系
第2章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典型立法模式
    2.1 目前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典型立法模式
        2.1.1 实体权模式
        2.1.2 诉权模式
    2.2 影响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立法模式的因素
        2.2.1 采用不同立法模式的原因分析
        2.2.2 我国的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立法模式
第3章 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范围
    3.1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限于请求权
        3.1.1 民事权利中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理论基础
        3.1.2 民事权利中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3.2 适用诉讼时效的各类请求权
        3.2.1 一般债权请求权
        3.2.2 基于人身权产生的财产性请求权
        3.2.3 基于知识产权产生财产性请求权
第4章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范围
    4.1 物权请求权
    4.2 基于人身权产生的非财产性请求权
    4.3 基于知识产权产生的非财产性请求权
    4.4 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请求权
    4.5 与一定事实或法律关系共始终的请求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我国《民法总则》第196条的问题与解决[J]. 杨巍.  政治与法律. 2018(02)
[2]《民法总则》与其他民事法的适用关系[J]. 李宇.  法学. 2017(10)
[3]当事人约定诉讼时效的效力分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7条[J]. 刘应民.  江汉论坛. 2017(08)
[4]论《民法总则》普通诉讼时效的修改[J]. 陈灿平,姚依凡.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基础与规范表达《民法总则》第九章评释[J]. 朱晓喆.  中外法学. 2017(03)
[6]论《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适用的例外[J]. 姜海峰.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03)
[7]关于民法总则中时效制度立法的思考[J]. 郭明瑞.  法学论坛. 2017(01)
[8]诉讼时效强制性之反思——兼论时效利益自由处分的边界[J]. 金印.  法学. 2016(07)
[9]诉讼时效适用对象之体系化解读及立法完善——评“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第180、181条[J]. 杨巍.  东方法学. 2015(06)
[10]诉讼时效期间可约定性问题研究——兼评最高院《诉讼时效解释》第2条[J]. 赵德勇,李永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6)

博士论文
[1]民法时效制度价值与体系研究[D]. 卢学希.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诉讼时效的客体研究[D]. 白立普.辽宁大学 2016
[2]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D]. 李瑶.西南政法大学 2011
[3]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研究[D]. 刘龙军.南昌大学 2009
[4]论我国民法时效制度[D]. 赵辛.重庆大学 2007
[5]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D]. 陆晓燕.华东政法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553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53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