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0 22:23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问题,是近些年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路径就是其中热点课题之一。2017年7月5日,微软宣布放弃小冰创作诗歌的版权,引发热议。我国首例因人工智能生成物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案——菲林律师事务所诉百度网讯科技公司侵害其著作权一案,法院虽然依法作出了判决,但对于判决结果依然存在诸多争议之处。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相关权益是否需要法律手段予以保障?它是否可以纳入作品保护范围?如果不可,应该采取何种保护模式?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于谁?以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意见的分歧点聚焦在,法律属性、保护模式以及权利归属的法律问题上。而这些问题涉及伦理道德、技术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等重要因素,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些复杂。本文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益,必须纳入法律保护的客体范围。那么,对其该采取何种保护路径呢?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可否划入著作权客体范畴?同时,还要解决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的法律争议——人工智能能否具有法律人格?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文观点是:不宜认定为作品;可以赋予智能机器有限的法律人格。既然不可以作品方式规制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相关权益,那么,就要从作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应受我国法律保护
    (一)我国人工智能生成物法律保护存在困境
        1、我国暂无明确的法律依据
        2、我国首例因人工智能生成物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案分析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受法律保护之必要性
        1、从法律角度来看,可以维护法律制度的合理性
        2、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其受法律保护具有历史必然性
        3、从个人层面看,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现实需求
        4、从司法实践角度看,可以平衡保护落差
        5、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作品性之争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认定为作品存在争议
        1、否定论
        2、肯定论
    (二)本文观点
        1、支持人工智能有限的法律人格说
        2、人工智能生成物不宜认定为作品
三、人工智能生成物法律保护路径之选择
    (一)学界提出的其他保护路径皆不可取
        1、专门制定特别法保护
        2、类推适用“职务作品”、“委托作品”或者“雇佣作品”的规定
        3、民法学孳息理论
    (二)邻接权保护路径最具正当性
        1、受邻接权规制符合法律理性
        2、邻接权规制路径具有的其他法律优势
    (三)其他制度规则之选择
四、我国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内容的设定
    (一)权利客体范围的确定
        1、“人工智能独立生成”要件
        2、“较高程度的创造性”要件
    (二)权利内容的设计
        1、人工智能署名权
        2、财产权
    (三)权利主体的确定
    (四)保护期限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82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