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问题研究——以天山区后街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11 01:44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权力概括为四类分别是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作为缔约国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规定儿童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以及司法保护四种保护,但是在规定的四种保护中家庭保护被放在首位,可见家庭保护在儿童发展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产生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家庭是他们主要的依赖场所,这群以家庭为依赖出现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的家庭保护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文选取流动人口集中的天山区后街社区以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发现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问题主要有家庭保护内容失衡、家庭保护方式不当以及家庭权利意识淡薄等。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支撑,从政府、社区和家庭三方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建议:政府层面主要以建立预...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及评价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本文的创新
2.本文的不足
一、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流动儿童
2.流动家庭
3.儿童权利
4.家庭保护
(二)理论基础
二、乌鲁木齐市后街社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状况概述
(一)后街社区基本情况介绍及选取原因
(二)调查对象的家庭情况
1.户籍地分布
2.家长文化程度
3.家庭子女数量
4.家长职业
5.家庭人均月收入
6.家庭居住环境
(三)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现状呈现
1.生存权保护情况
2.受保护权保护情况
3.发展权保护情况
4.参与权保护情况
三、乌鲁木齐市后街社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问题及原因
(一)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儿童权利知识匮乏
2.儿童权利意识淡薄
3.家庭保护程度低
4.家庭保护方式不当
(二)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原因
2.社区原因
3.家庭原因
四、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多层次的预防监测机制
2.完善流动儿童福利政策
3.加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宣传教育
4.鼓励社会组织在儿童权利保护的发展
(二)社区层面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优势
2.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
(三)家庭层面
1.转变观念,认识家庭保护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化的发展
3.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落实双向互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92215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及评价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本文的创新
2.本文的不足
一、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流动儿童
2.流动家庭
3.儿童权利
4.家庭保护
(二)理论基础
二、乌鲁木齐市后街社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状况概述
(一)后街社区基本情况介绍及选取原因
(二)调查对象的家庭情况
1.户籍地分布
2.家长文化程度
3.家庭子女数量
4.家长职业
5.家庭人均月收入
6.家庭居住环境
(三)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现状呈现
1.生存权保护情况
2.受保护权保护情况
3.发展权保护情况
4.参与权保护情况
三、乌鲁木齐市后街社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问题及原因
(一)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儿童权利知识匮乏
2.儿童权利意识淡薄
3.家庭保护程度低
4.家庭保护方式不当
(二)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原因
2.社区原因
3.家庭原因
四、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多层次的预防监测机制
2.完善流动儿童福利政策
3.加强流动儿童权利家庭保护的宣传教育
4.鼓励社会组织在儿童权利保护的发展
(二)社区层面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优势
2.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
(三)家庭层面
1.转变观念,认识家庭保护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化的发展
3.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落实双向互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92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99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