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少家事案件审理“成人化”及其淡化路径探究
本文关键词:涉少家事案件审理“成人化”及其淡化路径探究
【摘要】:在当前涉少家事案件中,未成年人不直接参与诉讼成为普遍现象,涉少家事案件蜕变为成年人之间的普通诉讼。法院在案件审判中也未体现对未成年人利益的特殊、优先考虑,未成年人案件的"成人化色彩"不利对于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保护。我国应借鉴域外立法,适当扩张未成年人在家事案件中的诉讼行为能力;构建庭外对话机制,畅通未成年人的表达渠道;建立法官依职权适度司法干预的审判方式;坚持未成年人利益优先保护原则,从而弱化当前涉少家事案件的"成人化色彩",实现未成年人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关键词】: 家事审判 涉少家事案件 成人化 弱成人化
【分类号】:D925.1;D922.1
【正文快照】: 我国涉少民事审判是指涉及未成年人为原告、被告或者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一切案件。涉少民事案件以家事案件为重点,一般包括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抚养费纠纷、探视权纠纷、收养关系纠纷、确定和撤销监护人纠纷,以及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纠纷、继承纠纷等案件。该类案件因为涉及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儿童成人化趋势波及全球[J];内蒙古教育;2000年01期
2 ;“成人化”的孩子不利于健康[J];心理与健康;2007年06期
3 王庭岳;;“成人化”孩子的悲剧[J];祝您健康;2001年11期
4 何毅;潘玉驹;;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3期
5 李芝丽;;儿童素质教育成人化浅析[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王爽;易连云;;小学德育灌输中的成人化倾向省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05期
7 王争;成立“节俭小银行”,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J];天津教育;1998年01期
8 胡波;;“少儿不宜”背后的“共谋”[J];晚报文萃;2012年21期
9 ;让孩子唱孩子的歌——来自四川省“让孩子唱孩子的歌”活动的报道[J];人民论坛;1997年12期
10 陈凌云;少年儿童文化消费成人化的不良倾向及其疏导[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冰铃;;掀起你的盖头来——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青;儿童商品成人化该叫停了[N];市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卫芹;童装成人化是喜还是忧[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3 刘凯;童装成人化受冷落[N];中国纺织报;2000年
4 阎云飞;小学生强烈反感成人化电视广告[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周建跃 温红蕾;小胖墩 减肥不可成人化[N];健康时报;2006年
6 郑晚;孩子烦恼成人化[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上海松江区永丰学校 强东昕;对儿童画成人化的几点思考[N];美术报;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李涛;警惕儿童的成人化倾向[N];伊犁日报(汉);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朔;童装再掀“性感”风波[N];中国服饰报;2010年
10 记者 杨耀青;揣测创作歌声难抒儿童心声[N];西安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小学生成人化倾向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佳;童装“成人化”倾向的市场分析及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钱歆睿;儿童“成人化”现象之道德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汪晨;我国儿童电视成人化现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邵静;传播学视域下动画成人化对我国儿童负面影响之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李荣;国内童装成人化现象探析[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张松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人化倾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8 丁冬女;儿童电视节目中成人化倾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熊曦逸;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成人化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王好好;中国当代儿童剧创作的“去成人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86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58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