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救济

发布时间:2017-09-02 04:06

  本文关键词: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救济


  更多相关文章: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合同相对性


【摘要】:缺陷产品自身损害,又称产品自损、产品自伤,是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中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其关系到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立法上的不明确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司法实务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作出了不同的裁判,因此有必要明确对产品自损进行救济的依据。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是指产品具有缺陷对买受人所造成的不利益,不局限于产品灭失所引起的替代费用,其属于履行利益的损失,对产品自伤予以赔偿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正义的要求。比较法上英、美、德、法这些国家对产品自损拒绝适用产品责任提供救济,适用一般的过失责任或者设立突破合同相对性的制度从而适用合同责任。我国民商法学界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1条的观点存在着逻辑不一、忽视作为构成要件的“损害”、不合《侵权责任法》立法目的等问题,应该适用违约责任救济产品自损。建议完善我国现行的制度对产品自损进行救济:其一是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1条进行解释,其适用范围不应扩大,应保持其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一致性。在仅有产品自伤或者出现附随损害时,缺陷产品自身损害均不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仅有产品自伤时,适用合同法规范责令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其二是对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进行解释,加害给付的情形下人身损害、精神损害可以获得《合同法》上的救济。在人身损害、其他财产损害与产品自身损害并存时,销售者的责任构成加害给付与产品责任之竞合,向销售者主张加害给付可以获得全部赔偿,而受害者以产品责任为请求权基础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赔偿,损害不能获得全部填补,请求权聚合的主张虽然使损害得到全部弥补,但在诉讼上不够经济、效率;其三,由于合同具有相对性,为了方便连续交易中直接买受人或间接买受人向生产者索赔,建议借鉴美国的“利益第三人担保”制度赋予其直接求偿权以突破合同的相对性。
【关键词】:缺陷产品自身损害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合同相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9
  • 第一章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概述9-14
  • 第一节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界定9
  • 第二节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性质争议9-11
  • 一、所有权受侵害说10
  • 二、纯粹经济损失说10-11
  • 三、履行利益受损说11
  • 第三节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赔偿的价值基础11-14
  • 一、诚实信用原则12
  • 二、公平正义理念12-14
  • 第二章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救济模式的比较法考察14-25
  • 第一节 英美法系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救济模式14-18
  • 一、英国的救济模式14-15
  • (一) 消保法中的排除规则14
  • (二) 过失侵权模式下的例外保护14-15
  • 二、美国的救济模式15-18
  • (一) 侵权法上的救济16-17
  • (二) 生产者的担保责任17-18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缺陷产品自身损害的救济模式18-22
  • 一、德国的救济途径18-21
  • (一) 德国一般侵权行为条款之发展18-19
  • (二) 产品责任法中的除外规定19-20
  • (三) 契约中的不良履行20-21
  • 二、法国的救济路径21-22
  • (一) 侵权法对广义财产之保护21
  • (二) 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21-22
  • 第三节 比较法上的启示22-25
  • 一、严格责任中的拒绝保护23
  • 二、有条件的过失侵权保护23-24
  • 三、对契约相对性的突破24-25
  • 第三章 我国现有立法与司法在产品自损之救济方面存在的不足25-31
  • 第一节 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25-27
  • 一、法律用语模糊25-26
  • 二、法条之间存在冲突26-27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之问题27-31
  • 一、定性分歧28-29
  • 二、法律依据混乱29-31
  • 第四章 我国产品自身损害救济学术争议与现行制度之完善31-44
  • 第一节 对我国民法学界产品自身损害救济争论之评析31-35
  • 一、关于《侵权责任法》第41条产品责任的适用31-34
  • (一) 瑕疵担保责任不足之观点及其评析31-33
  • (二) 《侵权责任法》第41条适用范围学术争议及其评析33-34
  • 二、违约责任之立场及其评析34-35
  • 第二节 我国产品自损救济现行制度之完善35-44
  • 一、《侵权责任法》第41条之解释35-38
  • 二、《合同法》第122条之解释38-39
  • 三、突破合同相对性之设想39-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本文编号:776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76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