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以房养老”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9:06

  本文关键词:“以房养老”的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保障 以房养老 以房换养 售房返租 以租换养


【摘要】:伴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加剧,我国面临日益加剧的养老压力,传统的养老方式满足不了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压力的要求。在新、旧养老体制转变的阶段,以前的养老体系难以持续下去,而新的养老体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养老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事关老年人晚年的幸福、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面对养老保障的严峻形势,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开发新的养老保障方式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的“以房养老”这种养老保障方式,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新的养老方式。在国外运行了几十年的“以房养老”模式,作为国外养老方式的补充,在缓解养老保障压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以房养老”的内涵、方式,明确“以房养老”的本质,借鉴国外的“以房养老”的经验,针对我国的“以房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完善我国的“以房养老”保障体系。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房养老”的概念及性质的探讨。对于“以房养老”的探讨,国内外的学者都将其定位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这“以房养老”模式的探讨,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详细的分析。笔者将对“以房养老”的几种模式如“以房换养”、“售房返租”、“以租换养”等其概念、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第二部分,对于国外“以房养老”模式的探讨,借鉴其经验。国外的“以房养老”的发展历史悠久,尤其以美国和英国的“以房养老”制度发展的较为完善。笔者通过分析研究美国与英国“以房养老”制度的发展历史、模式及法律制度,借鉴其“以房养老”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以房养老”模式。第三部分,我国“以房养老”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国情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并不充分的条件下,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而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于是在我国的“以房养老”发展初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以房养老”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为后文的完善我国的“以房养老”的体系作铺垫。第四部分,完善“以房养老”体系的构想。通过借鉴国外“以房养老”的发展经验及结合我国“以房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完善立法体系,正确定位政府在“以房养老”中的角色,丰富“以房养老”的模式等。
【关键词】:养老保障 以房养老 以房换养 售房返租 以租换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5
  • 引言15-16
  • 第1章 我国“以房养老”的现状概述16-28
  • 1.1 “以房养老”的概念及现行模式16-18
  • 1.1.1 “以房养老”的概念16-17
  • 1.1.2 “以房养老”的现行模式17-18
  • 1.2 “以房养老”现行模式的法律性质18-23
  • 1.2.1 “以房换养”的法律性质18-22
  • 1.2.2 “售房返租”的法律性质22
  • 1.2.3 “以租换养”的法律性质22-23
  • 1.3 “以房养老”现行模式的法律关系分析23-28
  • 1.3.1 “以房换养”的法律关系23-25
  • 1.3.2 “售房返租”的法律关系25-26
  • 1.3.3 “以租换养”的法律关系26-28
  • 第2章 国外“以房养老”的法律分析及经验借鉴28-34
  • 2.1 美国的“以房养老”制度分析28-30
  • 2.1.1 美国“以房养老”的发展历程28
  • 2.1.2 美国“以房养老”的三种模式28-29
  • 2.1.3 美国“以房养老”的法律规定29-30
  • 2.2 英国的“以房养老”制度分析30-31
  • 2.2.1 英国“以房养老”的发展历程30
  • 2.2.2 英国“以房养老”的模式30-31
  • 2.3 国外“以房养老”的经验借鉴31-34
  • 2.3.1 法律制度比较健全32
  • 2.3.2 政府参与担保32
  • 2.3.3 “以房养老”的产品多样32
  • 2.3.4 “以房养老”的配套制度完善32-33
  • 2.3.5 土地产权制度完善33-34
  • 第3章 我国“以房养老”存在的法律问题34-40
  • 3.1 “以房养老”的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34-35
  • 3.1.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34
  • 3.1.2 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范围问题34-35
  • 3.2 “以房养老”的政府的角色缺位35-37
  • 3.2.1 政府参与“以房养老”的必要性35-36
  • 3.2.2 “以房养老”中政府角色缺位的表现36-37
  • 3.3 “以房养老”的法律法规缺失问题37-39
  • 3.3.1 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限制38
  • 3.3.2 房屋租赁合同期限的法律限制38
  • 3.3.3 缺少专门的“以房养老”的法律法规38-39
  • 3.4 “以房养老”的方式单一39-40
  • 3.4.1 “以房养老”的方式种类缺乏39
  • 3.4.2 “以房养老”的方式缺乏针对性39-40
  • 第4章 我国“以房养老”的法律制度构建40-49
  • 4.1 完善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40-41
  • 4.1.1 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40-41
  • 4.1.2 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风险41
  • 4.2 正确定位政府在“以房养老”中的角色41-44
  • 4.2.1 政府在“以房养老”中的角色定位42
  • 4.2.2 政府在“以房养老”中的主要职责42-44
  • 4.3 完善“以房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44-46
  • 4.3.1 完善“以房养老”的立法体系44-45
  • 4.3.2 完善“以房换养”的相关法律条款45-46
  • 4.3.3 完善“售房返租”的相关法律条款46
  • 4.4 丰富“以房养老”的模式46-49
  • 4.4.1 完善“以房换养”的养老方式47
  • 4.4.2 丰富“售房返租”的养老方式47
  • 4.4.3 开发“以租换养”的养老方式47-48
  • 4.4.4 开发更多类型的“以房养老”方式48-49
  • 结论与建议49-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 作者及导师简介52-53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勒懿;;以房养老:理想主义的旗帜插不上现实的城堡[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11期

2 王春华;;怎样看待我国的“以房养老”[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03期

3 欧阳渊;;以房养老在我国“试水”艰难的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5期

4 祁峰;;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以房养老[J];兰州学刊;2009年02期

5 张忷英;唐丹丹;王强;;浅论以房养老模式[J];企业导报;2009年10期

6 沈琰;;“以房养老”值得探索[J];浙江经济;2010年08期

7 王艳艳;;试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6期

8 阎春宁;祝罗骁;张翔;张伟;;上海市居民以房养老意愿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9 张曼;;对以房养老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01期

10 祝罗骁;;关于以房养老各种风险及防范的初探[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律国;;上海实施“以房养老”的探索[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杰;张鹏;;“以房养老”暂不可行[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楠;;我国“以房养老”的普及模式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铎全;吴梦珍;刘晓荣;;“以房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徐皓;;关于以房养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论述[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6 杨轶;;以房养老模式推行的文化障碍[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邬凤英;“以房养老”是否可以“养老”[N];中国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胡凤娟;以房养老不再遥远[N];宝鸡日报;2007年

3 本期执笔 宋时飞;“以房养老”初试水[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谢丽佳;“以房养老” 看上去很美[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钟华;以房养老 百姓为何不买单[N];经理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春红;“以房养老”能否破解养老难题?[N];辽宁日报;2007年

7 陈丽君;“以房养老”值得期待[N];市场报;2007年

8 钟泉 黄玉;“以房养老”离我们有多远?[N];湘潭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黄晏君;以房养老在我市悄然兴起[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曦;“以房养老”需跨三门槛[N];消费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耀祺;“以房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晓楠;济南市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董君莉;以房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模式[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肖彩波;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邓依伊;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问题、经验借鉴与解决对策[D];湘潭大学;2012年

6 赵慧;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文祥;中国“以房养老”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张淼;完善我国以房养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李媛;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汪莉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以房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4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84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