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专利挟持问题研究——从拒发禁令角度谈起

发布时间:2017-09-08 16:03

  本文关键词:专利挟持问题研究——从拒发禁令角度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专利挟持 禁令 规制 专利渔翁


【摘要】:虽然专利挟持问题在我国尚不突出,但巨大的市场已为专利挟持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美国,专利挟持已成为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美国法院在e Bay案中首次确立以衡平法的"四要素检验标准"来决定是否颁发禁令,以此处理专利挟持问题。但"四要素检验标准"在实践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不强。通过对e Bay案后国外法院相关案件判决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出了拒发禁令的通用经验规则,以期对我国专利挟持的规制模式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专利挟持 禁令 规制 专利渔翁
【分类号】:D923.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一)专利挟持的基本概念专利挟持是指专利持有者可以获取远高于其发明本身贡献价值的报酬。1具体来说,专利权人凭借着某种优势地位,向专利的使用者索要远高于专利本身社会贡献价值的许可费。因为中国专利维权的成本较高,赔付额较低,所以该问题一直未进入学者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体锐;;专利海盗投机诉讼的司法对策[J];人民司法;2014年17期

2 李晓秋;;论自由裁量权在停止专利侵权责任适用中的法度边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易继明;;遏制专利蟑螂——评美国专利新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孙远钊;;专利诉讼“蟑螂”为患?——美国应对“专利蟑螂”的研究分析与动向[J];法治研究;2014年01期

5 张玲;金松;;美国专利侵权永久禁令制度及其启示[J];知识产权;2012年11期

6 丁道勤;杨晓娇;;标准化中的专利挟持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和育东;;美国专利侵权的禁令救济[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5期

8 王晓晔;;与技术标准相关的知识产权强制许可[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专利挟持问题研究——从拒发禁令角度谈起[J];电子知识产权;2016年08期

2 谢光旗;;费用移转规则在美国的新发展与启示——以专利蟑螂泛滥为背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3 杜妍洁;江洪;;创客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年04期

4 谢光旗;;美国应对“专利蟑螂”最新法律实践述评[J];电子知识产权;2016年03期

5 高莉;;基于激励创新的专利权优化及其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6 王晓晔;;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5年06期

7 魏立舟;;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从“橘皮书标准”到“华为诉中兴”[J];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06期

8 孙中胤;高莉;;我国专利法框架下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5年32期

9 季任天;陈乃新;;专利标准化权利边界及其反垄断法规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10 王晓晔;;论标准必要专利的特殊性[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继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适用[J];中国法学;2013年04期

2 李扬;许清;;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J];法学家;2012年06期

3 魏世杰;;“高智发明”经营模式的冲击与启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年10期

4 姜伟;赵露泽;;专利海盗现象引发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2年09期

5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6 吴广海;;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分摊规则问题[J];知识产权;2012年06期

7 康添雄;;专利侵权不停止的司法可能及其实现[J];知识产权;2012年02期

8 张玲;;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J];法学家;2011年04期

9 温艳清;;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制度之可行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10 马海生;;标准化组织的FRAND许可政策实证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忠;欧洲联盟协调专利制度的新举措——评欧洲委员会关于设立“共同体专利”的建议[J];知识产权;2001年04期

2 张守谋;;专利权人,你的专利维护了吗?[J];科技信息;2002年10期

3 雍海峰;专利权的自我保护[J];砖瓦;2003年02期

4 曹津燕,肖云鹏,石昱,黄庆,瞿卫军,刘洋;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二)——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5 刘洋,瞿卫军,黄庆,肖云鹏,石昱,曹津燕;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6 王少冗;;问专利谁主沉浮——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专利纠纷案纪实[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年02期

7 本刊通讯员;;专利权的主要特征[J];煤气与热力;2007年08期

8 龙华明裕;侯艳姝;;高价值基本专利的申请策略[J];知识产权;2008年03期

9 武雪萍;李赞捧;;我国对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10 倪敏;;企业专利权常见问题[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改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挑战专利的意义——兼论专利对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杨国权;;关于专利挖掘的探讨[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斌强;刘文镐;陈辉;;提高中国专利市场流动性:专利服务行业的重任[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4 吴照幸;;标准与专利的比较分析探讨[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5 魏国华;;初探专利中介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侯剑华;朱晓清;;专利价值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寇宗来;;专利保护宽度和累积创新竞赛中的信息披露[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8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9 王蔚林;李桂玲;;我国纳米印刷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机制构建[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赵菊兰;陈海龙;;国外网上主要专利资源及检索方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鸣;跨国手机巨头酝酿发起“专利攻击”[N];工人日报;2004年

2 吕昆;标准与专利对墙体保温企业的意义[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苏娟 通讯员 贾鹏雷;3G专利费,弄清楚了再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郑钢邋邓勇;奖罚分明为创用专利清障[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记者  胡洪森;突破专利短板,从视频开始[N];中国电子报;2006年

6 记者  胡春民;消费电子专利:引进与创新并举[N];中国电子报;2006年

7 记者  胡春民;自主研发,“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吴学安;中国企业如何摆脱涉外专利侵权之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王振宇;专利之痛——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雅;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支撑竞争[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专利联营许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蓉蓉;面向复杂语义的专利本体构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虎胆;基于专利网络方法的技术竞争对手识别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郁琛;促进创新的专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石岩;论专利技术的授权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高林;专利知识宽度、创新与激励[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鹏翔;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晓满;专利技术评估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邵勇;专利指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李华;失效专利的价值开发[D];武汉大学;2004年

5 徐金辉;浙江省平湖市专利激励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富丽;博世集团专利计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程程;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海月;中国“专利投机”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张小敏;专利商业化模式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余凯;专利权人权利懈怠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本文编号:81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1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