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集体与成员权利配置论
本文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集体与成员权利配置论
更多相关文章: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农民集体 集体成员 权利配置
【摘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经进入试点阶段,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集体与成员之间权利配置问题并未妥善解决。从集体所有权和集体成员权的视角考量集体与成员之间权利配置问题较为妥当,具体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不违反国家管制前提下的私法自治原则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构造中,立法应保障集体的利益分配权和成员的决策权、撤销权以及优先购买权。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农民集体 集体成员 权利配置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集体与成员权利配置研究》(13CFX077) 2014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规则体系研究》(2014124)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明确指出:暂时调整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出让等的规定。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圣平;刘守英;;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陆剑;;“二轮”承包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异化及其回归[J];法学;2014年03期
3 陈小君;陆剑;;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中的法律权利实现[J];中州学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玲;;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革[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2 阳雪雅;;城乡二元土地利用制度下的房屋流转思考——以小产权房为中心[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3 杨扬;;“小产权房”问题的法经济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4 陈霄;;农村宅基地利用与抵押调查研究——基于重庆市不同区域农户的问卷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3期
5 张文律;;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模式研究[J];西部论坛;2011年06期
6 王勇;;论“两规”冲突的体制根源——兼论地方政府“圈地”的内在逻辑[J];城市规划;2009年10期
7 袁铖;;农地征收制度改革模式的解析及创新路径的选择[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05期
8 张良悦;师博;刘东;;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政府驱动——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3期
9 赵峥;;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历程,问题与启示——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调研世界;2008年08期
10 龙开胜;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挑战与完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朱新华;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与理论解释[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万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冀县卿;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梦琳;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顺祥;中国征地制度变迁:驱动因素与制度供给[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邵绘春;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鑫;“小产权房”合法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宋鸿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伟;城中村区域租赁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林慧;小产权房的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林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徐志敏;论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黄彦淘;“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变革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魏信勇;统筹城乡发展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严桂春;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耿卓;伦海波;;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权利体系与运行机理研究论纲——以对我国十省农地问题立法调查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孙宪忠;我国物权法中所有权体系的应然结构[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3 蔡立东;;论承包地收回的权利构造[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4 韩松;我国物权立法中规定集体所有权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5 王利明;;《物权法》颁布后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2009年05期
6 邹爱华;;《物权法》财产征收条款评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韩松;;论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的法律界定[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高飞;;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运行研究——以湖北省田野调查为基础[J];农村经济;2012年01期
9 岳红强;;论社会转型中土地征收立法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的制定为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研究课题组;关锐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6个城市建设用地暂停审批[J];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细化监管是化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必要条件[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1期
3 李宗华;;武汉市建设用地增长趋势预测及对策分析[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4 ;安徽出台建设用地置换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19期
5 裴琰;;浅议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保护[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张一鸣;刘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问题与出路[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天津:规划先行 政策引导 破解养老设施建设用地难[J];社会福利;2012年03期
8 牛冰娟;马还亭;王晓军;;宁武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从今年起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03期
10 ;印发《广州市申请使用建设用地规则》的通知[J];广州政报;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浅谈建设用地的开发及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素红;;加强建设用地规范化征收的对策与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9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王春红;;树立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绿化建设用地的三个问题[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曾广鸿 单卫东;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刘子烨;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仅剩20平方公里?[N];联合时报;2012年
3 记者 方芳;我市全面清理整改建设用地[N];湘潭日报;2012年
4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陈建农;安徽今年将供应55万亩建设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龙晓庆;未来7年深圳建设用地只剩59平方公里[N];民营经济报;2013年
6 记者 宗时风;宁夏首次建立建设用地动态监控机制[N];宁夏日报;2013年
7 李博;建设用地迈向城乡统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邵海鹏 刘展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现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开展试点[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马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煜红;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志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太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聪;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费燕;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郭黄琛;介休城区及其近郊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孙立宁;济南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刘燕铟;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林王锋;浙江省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理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孙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7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1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