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标法“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7:49

  本文关键词:商标法“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案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标法 “不良影响”条款 司法案例 案例评析


【摘要】:2015年3月1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微信”商标案作出判决,维持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微信”商标作出的适用《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其他不良影响”的裁定,微信商标案是我国第一份以经济因素为“其他不良影响”的法院判决。法院作为审判依据的商标法第十条,通说认为是属于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绝对情形,其中第八项“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在实务中被作为兜底条款广泛适用。虽然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中对“其他不良影响”所及情形做了较详细的解释,但仍有不足之处,导致商标法判定商标是否存在“不良影响”所引发的一系列理论和实务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本文由我国近日发生的一起商标诉讼“微信商标案”引出问题,主要研究该案适用的“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本质属性,以及适用的疑难问题,如“自然人姓名”、“虚拟角色”相关案件中的关系。文章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论三大块内容构成。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笔者的写作动机和目的,即通过对适用“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商标法判定“其他不良影响”商标的标准的必要性,以期对司法实务中法官对于该条款的正确适用和判定有所帮助。第一章以微信案作为切入点,引出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及其国内外相关的立法情况,明确“不良影响”作为代表公序良俗的条款的本质属性,在司法实践中不应被过度扩张适用。第二章以“刘德华案”与“李兴发案”中法官对于自然人姓名是否适用“其他不良影响”观点引出问题,进一步探究“不良影响”条款适用与自然人姓名的疑难问题,提出自然人姓名属于民法上的财产权益,应适用“在先权利”条款予以解决。第三章通过比较三个典型案例,探讨“不良影响”与虚拟角色的关系,明确对于恶意大规模抢注虚拟角色且无真实使用意图应适用《商标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其余抢注情形应适用“在先权利”条款予以解决。最后一章是结论,主要是对“不良影响”判定的本质属性、“不良影响”条款与自然人姓名、“不良影响”条款与虚拟角色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及其阐述本文之不足,以期补充。
【关键词】:商标法 “不良影响”条款 司法案例 案例评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
  • 三、文献综述9-11
  • 四、主要研究方法11-12
  • 五、论文结构12-13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13-14
  • 第一章 “不良影响”条款的定性14-29
  •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14-17
  • 一、案例介绍14-16
  •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16-17
  • 第二节 “不良影响”条款的本质属性17-25
  • 一、商标法中“不良影响”条款的文化意涵17-20
  • 二、兜底条款与“其他不良影响”法律概念20-23
  • 三、“不良影响”与在先权利之区分23-25
  • 第三节 造成“微信案”误判的原因分析25-29
  • 第二章 “不良影响”与自然人姓名相关案件中的适用29-33
  •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29-30
  • 一、案例介绍29-30
  •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30
  • 第二节 “不良影响”与自然人姓名关系分析30-32
  • 第三节 “刘德华案”与“李兴发案”误判的原因分析32-33
  • 第三章 “不良影响”与虚拟角色相关案件中的适用33-38
  • 第一节 案例及其引出的问题33-35
  • 一、案例介绍33-35
  • 二、案例所引出的问题35
  • 第二节 抢注虚拟角色的行为分析35-37
  • 第三节 对三案例法院判决的评析37-38
  • 第四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2-43
  • 后记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礼洪;论在先权利和商标专有权的冲突[J];知识产权;1994年03期

2 李辉;;关于商标在先权利的现实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24期

3 吕志华;对合法在先权利的几点认识[J];中华商标;2003年10期

4 刘晋叶;论对知识产权“在先权利”的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6期

5 姜亚兰;不可不知的他人在先权利[J];经营管理者;2004年02期

6 ;依法保护在先权利[J];人民司法;2005年01期

7 洪建国;;从一起抢注事件看保护在先权利[J];中华商标;2007年01期

8 陈杰;;论与商标权有关的在先权利保护[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礼洪;论在先权利和商标专有权的冲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0 杨钧;侵害知识产权在先权利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知识产权;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乔冬生;;域名、在先权利与规则设计[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2 于立彪;段立红;;保护在先权利原则与专利法意义的在先权利辨析——由白象商标权与白家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冲突引发的法律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1)[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群;在先权利[N];中国工商报;2002年

2 黄晖;平衡解决商标与在先权利的冲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3 刘红兵;知识产权在先权利的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岳利浩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保护在先权利与权利共存并重[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李政  ;从“胡场老鸭汤”商标之争谈在先权利保护[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在先权利左右“指环王”之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7 ;知名度较高的字号作为在先权利的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8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张倩;何谓在先权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9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周波;非唯一对应的简称不享有在先权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10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李晓春 律师;使用商标谨防侵犯“在先权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磁;注册商标与在先权利的冲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马敏;商标法“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案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冯卫敏;论与商标权相冲突的在先权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黄虹;商标使用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郑曦;商标法上的在先权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焦s,

本文编号:832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32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