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9

  本文关键词: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未注册驰名商标 侵害行为 法学理论 法律建议


【摘要】:2014年对《商标法》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时隔五年后再次迎来修订并实施。与旧法相比,新法更加重视未注册驰名商标在商事活动中的意义,在新法中初步确定了对这类商标的态度与保护基调。但与注册商标相比,仍存在保护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出现行相关法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保护意见,提高社会各界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关注度,促进更多商标法律学者、专家为了《商标法》更加完善而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先通过论述驰名商标的含义为后文奠定基础;再分别从含义、认定方式与标准三方面具体阐述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内涵;并指出保护的意义是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最后介绍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四种实践中常见的侵害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分别是恶意抢注行为、仿冒行为、淡化以及沦为通用名称的情形。虽然沦为通用名称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因他人的侵害行为导致的,然而实践中常常得不到足够重视,为提高商标持有人的认识程度,第二章也会就此进行讨论。第三章是法律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理论依据,主要以洛克的劳动财产论、自然法学理论、法哲学、商誉说和商标淡化理论为分析对象,结合实践将其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相联系,为的是从经久不衰的法学理论中找出本文观点的合理性。第四章在阐述我国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现状的背景下,提出当前法律内存在的问题与保护不足之处;第五章则是针对第四章所提不足给出了法律建议和完善措施,尤其是提出增加对“使用他人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字号,造成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完善,呼应《商标法》第五十八条的内容。
【关键词】:未注册驰名商标 侵害行为 法学理论 法律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驰名商标的含义11-12
  • 1.2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内涵12-14
  • 1.2.1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含义12-13
  • 1.2.2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13
  • 1.2.3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13-14
  • 1.3 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意义14-15
  • 1.4 研究现状与必要性15-17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7-18
  • 第2章 未注册驰名商标常见侵害18-22
  • 2.1 恶意抢注18-19
  • 2.1.1 恶意抢注行为的含义18-19
  • 2.1.2 恶意抢注行为的危害19
  • 2.2 仿冒商标行为19-20
  • 2.2.1 仿冒行为的含义19-20
  • 2.2.2 仿冒行为的危害20
  • 2.3 沦为商品通用名称20-22
  • 第3章 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22-30
  • 3.1 以劳动财产论为视角22-23
  • 3.2 以自然法学为视角23-25
  • 3.3 以法哲学为视角25-26
  • 3.4 以商誉为视角26-27
  • 3.4.1 商誉说简述26
  • 3.4.2 商誉与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之间的联系26-27
  • 3.5 以商标淡化理论为视角27-30
  • 3.5.1 淡化理论简述27-28
  • 3.5.2 淡化理论与未注册驰名商标28-30
  • 第4章 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及存在的不足30-35
  • 4.1 法律保护现状30-31
  • 4.2 现行法律保护不足之处31-35
  • 4.2.1 法条语言含义不明确31-32
  • 4.2.2 申请商标无效的程序复杂32
  • 4.2.3 针对商标抢注侵害的法律救济不全面32-33
  • 4.2.4 缺乏未注册驰名商标反淡化规定33
  • 4.2.5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不充分33-35
  • 第5章 完善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建议35-39
  • 5.1 明确含义35
  • 5.2 简化程序35-36
  • 5.2.1 明确救济主体35-36
  • 5.2.2 缩短商标注册时间36
  • 5.3 完善法律规定36-37
  • 5.3.1 完善恶意抢注侵害的法律救济36-37
  • 5.3.2 增加未注册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保护37
  • 5.4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37-38
  • 5.5 提高企业商标意识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本文编号:853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53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