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司法管辖

发布时间:2017-09-19 09:25

  本文关键词: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司法管辖


  更多相关文章: 云计算 著作权侵权 司法管辖


【摘要】:著作权侵权的管辖权问题既是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旧问题,又是云计算时代的新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模式,云计算的出现和发展使作品创作、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云计算彻底打破了传统社会形态之下地理边界对于信息传递的限制,并逐渐成为个人或企业处理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使现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受到严重的冲击,其中著作权法体系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这不仅影响到著作权人的创作热情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而且关系到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贸交流和信息分享的深入,著作权侵权纠纷不断增加。著作权的无形性和侵权便捷性,加之云计算的跨国界性,使各国法院面临着棘手的管辖权问题。云环境下传统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赖以判断的基础已经动摇:首先,侵权人具有双重性,包括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且用户通常为不特定的多数人;其次,侵权的无国界性与著作权保护的地域性相冲突;第三,侵权行为地的不确定性使得司法管辖区域界限模糊。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确定,需要遵守基本的管辖原则,包括两便原则、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权益均衡保护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原则。传统管辖规则,如普通管辖、特别管辖和协议管辖,在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纠纷的适用上面临困境,应该合理调整使之得以灵活应用。我国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立法不够完善,存在诸多不足,建议增加原告住所地法院辅助管辖,结合“目标指向标准”来确定侵权结果地及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来加以改进。在尊重各国主权以及司法权威的基础上,加强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的国际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国际社会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美国法学会的ALI原则,欧洲知识产权冲突法小组的CLIP原则和日韩共同提案,这些立法提案具有积极意义,但适用情况并不理想。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案件在多跨国被告的情况下对全部损害的索赔诉讼有集中管辖的趋势,但具体管辖法院确定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云计算 著作权侵权 司法管辖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1;D923.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2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4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4-15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内容15
  • 1.4 创新点15-16
  • 第2章 云计算对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的影响16-21
  • 2.1 侵权人的双重性:包括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17-18
  • 2.2 侵权的无国界性与著作权保护的地域性相冲突18-19
  • 2.3 侵权行为地的不确定性使得司法管辖区域界限模糊19-21
  • 第3章 云环境下传统著作权侵权管辖规则的适用困境21-27
  • 3.1 管辖权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22-23
  • 3.2 普通管辖规则的适用困境23-24
  • 3.3 特别管辖规则的适用困境24-25
  • 3.4 协议管辖规则的适用困境25-27
  • 第4章 我国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规则的改进27-33
  • 4.1 我国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的立法现状及不足27-28
  • 4.2 改进我国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规则的建议28-33
  • 4.2.1 增加原告住所地法院辅助管辖28-29
  • 4.2.2 侵权结果地的确定应结合“目标指向标准”29-31
  • 4.2.3 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31-33
  • 第5章 协调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的国际协作33-42
  • 5.1 云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国际协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3-34
  • 5.1.1 必要性33-34
  • 5.1.2 可行性34
  • 5.2 协调著作权侵权管辖权制度的国际努力及其局限34-42
  • 5.2.1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34-35
  • 5.2.2 美国法学会的ALI原则35-37
  • 5.2.3 欧洲知识产权冲突法小组的CLIP原则37-38
  • 5.2.4 日韩共同提案38-40
  • 5.2.5 总结及展望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施迎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若干问题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国内最大期刊数据库著作权侵权案一审宣判[J];电网技术;2004年20期

3 于博;李运仓;;网络链接中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经济论坛;2006年03期

4 杨晨岩;;浅谈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赔偿[J];才智;2012年34期

5 邓锡敏;常见教材著作权侵权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1997年04期

6 闫桂贞;因特网著作权侵权类型[J];中国出版;2000年10期

7 张晓霞;著作权侵权责任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温旭;法律的车轮总比科技的车轮慢半拍──简评王蒙等六作家诉北京某网站著作权侵权案[J];科技与法律;2000年01期

9 辛尚民,张灵;我国首例网络著作权侵权案引发的思考(下)[J];中国司法;2001年01期

10 ;关于反对著作权侵权的声明[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远山;李波;;论我国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和制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2 刘s,

本文编号:880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880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