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106条“无处分权人”的理解与认定问题
本文关键词:《物权法》第106条“无处分权人”的理解与认定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无处分权人 善意取得 《物权法》条 登记错误 借名登记
【摘要】:《物权法》第106条所称的"无处分权",应当指向对物权变动之目标实现没有相应权利或者权利受到限制的情形。《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无处分权人",是看似有处分权而实际无处分权的人,其范围不同于《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无处分权的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
【关键词】: 无处分权人 善意取得 《物权法》条 登记错误 借名登记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物权法》第106条系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传统民法一项较为成熟的制度,看起来似乎并无更多的理论研究余地。但在司法实践中,理解和适用《物权法》第106条规定,却现实的存在一定争议,其中经常为人所忽视的,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前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啸;;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J];中外法学;2010年04期
2 王利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10期
3 吴光荣;;论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相关规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一般规定立法化研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111条[J];政治与法律;2005年05期
5 吴光荣;从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看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 兼评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J];法律适用;2005年06期
6 ;百花公司诉浩鑫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丹丹;;《物权法》第106条“无处分权人”的理解与认定问题[J];法律适用;2016年12期
2 王雷;;论物权推定规范[J];比较法研究;2016年06期
3 李国强;;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与法律效果——评“连某诉臧某排除妨害纠纷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11期
4 张萍;;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善意取得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陈书凯;;我国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登记规定的缺陷及修改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6年28期
6 康健天;;无权处分中债权合同的含义及效力分析——以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为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7 卞贵龙;;从物权秩序视角审视善意取得制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徐杨洁;;论执行异议中的不动产登记簿公示公信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6年08期
9 段克文;;有限责任公司名义股东的股权转让效力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6年06期
10 陈亨伦;;浅谈不动产善意取得[J];法制博览;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勤国;申惠文;;我国《物权法》没有承认登记公信力[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2 王洪亮;;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J];比较法研究;2009年05期
3 朱广新;;论物权法上的权利推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王利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10期
5 熊丙万;;论赃物的善意取得及其回复请求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石晶;张锋;;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分析[J];理论界;2008年03期
7 沈晓冬;;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对房屋权属登记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2008年02期
8 吴光荣;;论无权处分的适用范围[J];中外法学;2005年03期
9 吴光荣;从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看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 兼评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J];法律适用;2005年06期
10 米健;物权抽象原则的法理探源与现实斟酌[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媛;无处分权人所订股权转让合同效力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9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909881.html